第154章 逼宫行不通

    第154章 逼宫行不通 (第2/3页)

重启新朝那个短命王朝的公田制?”

    “胡惟庸,你有没有什么办法除掉这个心腹大患?”

    “恩公知道提出推恩令的晁错是怎么死的吗?”胡惟庸澹澹的道。

    “当初在晁错的提议之下,汉景帝推行推恩令。引起了七个藩王的不满,爆发了七王之乱。为了稳定朝局,景帝虽然明知晁错是忠臣,也不得不把他斩了以平息内乱。”李善长道,“你的意思是……”

    不过随即摇了摇头,觉得这个方法不靠谱,也极其凶险。

    当今并没有掌握兵权的七个藩王。

    淮西党虽然有不少领军将领,但他们的兵都驻扎在全国各地。

    公田制不但动了他们两个的利益,同样动了那些武将的利益,理论上他们是可以联合的。至于朝外的那些贵族,还不成气候。

    但也只是理论上而已。

    朱皇帝在军中的威望太高了,估计没有任何一个将领,有起兵逼迫朱元章改变主意的胆量。

    此外拱卫应天的京卫共有二十万人,其指挥使、同知、佥事全部都是皇帝的亲信担任,是他的义子。铁板一块,没人能渗透进去。

    京卫的将领是不能和任何大臣随意来往的,那是皇帝的大忌。再加上锦衣卫的存在,让他们以前根本不敢和京卫的将领接触。

    京卫里面,没有他们的人。

    退一万步讲,就算是他们能渗透京卫,也能冲进禁宫来到朱元章面前。

    朱元章单枪匹马往叛军面前一站,估计那些军士都会纷纷倒戈。

    朱皇帝,都可以搞个人崇拜了。

    领军将领逼宫的方法,在刘邦面前可以行得通,在赵匡胤面前也可以行得通。但在朱元章,李世民那样的皇帝面前行不通。

    “胡惟庸啊,此法恐怕不可行。”李善长道,“这样的话以后也别再说了。”想到逼朱元章宫他内心就胆战心惊,更不用说实际去做了。

    就连说都不能说,这种话一旦被锦衣卫听到,九族就没了。

    “此法行不通,就只能用别的办法了。”胡惟庸却显得异常平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