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官场与江湖

    第二章 官场与江湖 (第1/3页)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补有余而奉不足……”朗朗书声回荡在私塾不大的空间中。台上陈涟望着眼前七八个翩翩少年抑或是窈窕淑女,不住微微颔首。

    私塾在村西侧,由一间不知多少年的废弃老屋改造而成。屋子仅数丈,院落里生长着一颗据说是圣人教化万物时吸天地时运的大槐树。墙上的漆早已斑驳,挂着两张泛黄的画像——其一为一道人持拂尘仰观于天,其二为一佛陀双手合十俯瞰于地。屋内倒还算明亮,五六个松木小桌,十余个蒲团,一个讲桌,桌上有一香炉,正对那画像,炉内三支烟,袅袅。

    村里的的老人们都说,私塾里温暖安详,令人静心快然,似有神明安居,圣人庇佑。

    …………

    读书声渐歇,众人皆默,个个眉头紧锁,似是苦苦思索句中真意。云尘双目微闭,“天有道,人也有道吗?损补且不理会,可那‘奉’却是何意?我三年前便已达形意之境,可这三年寸步未进,是否与这损补有关呢……”心中思绪万千。

    “雪儿,你对这句话怎么看?”陈望侧着身子探向身旁的尉迟雪,他发现当年那个满身污泥时不时掉眼泪的小女娃是越长越标志了。陈望渐渐出了神。

    “陈哥哥,我…我不太明白”尉迟雪闪着大眼睛,神色有些忸怩。

    陈望拱手作了作揖,一脸笑眯眯地望着他老爹:“陈先生,要不,咱今天就不讲道了吧……”

    陈涟摇头苦笑,站起身来,一股子书生气便扑面而来,青衫更添几分文雅,只是脸色苍白。

    “不讲道?”陈涟似笑非笑,又扫视一周,“你们呢?”

    “敢问先生,”云尘起身,“这补有余而奉不足中‘奉’为何意?”

    陈涟拍了拍手中的扇子,微笑不语。

    落针可闻,只有槐树上的麻雀不知疲倦地叫着。

    “云尘,你认为的是何意?”

    云尘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陈先生又把问题抛了回来。

    “奉,有四解,一解一重天,其本无高下之分,全凭个人理念。昔年道家先贤有两人以这‘奉’入道,理念相悖,却各有真意……自己悟吧,云尘”陈涟侃侃而谈。“我对你期望很高”,这句话,他并未说出口。

    “行,那咱们今天就随便聊聊”陈涟放下古籍。众人眼里都放起了光,这样的私塾先生可不常见。陈望悄悄比了个“搞定”的手势,双手托腮,一副小迷弟的模样。

    …………

    村南,铁匠铺。

    与私塾的欢乐氛围不同,这间拥挤的三分之地更像一个火药桶,随时处在爆炸的边缘。

    岳小凡抱着跟他一般高的大铁锤,委屈地低着头,嘴里支支吾吾这什么。

    “你这打的什么东西,你告诉我这是个啥?”一位佝偻老者背着手大声呵斥。老者身形瘦小,赤裸上身,虽看上去年近花甲,一身肌肉仍精壮如铁条一般。老者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时不时低下头以首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