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宾客盈门

    第173章 宾客盈门 (第1/3页)

    七月七,乞巧日,又恰逢休沐。两府皆是宾客盈门,座无虚席。按照之前的计划,今日便请两府幕僚并下属官吏等宾客,可是登门拜寿的宾客比肩接踵,纷至沓来,远远超出众人预估的人数。

    今日虽开大门,迎宾接待的人,却都是两府家仆婢女。吴咏跟着朱垣一起在大厅会见宾客,他总结一下,今日来的客人大抵可分为三类,一是洛阳各府的门客,二是官兵戍卒,三是各地上计吏。

    吴咏一开始也不明白这些人因何到来,直到朱垣笑着解说一遍后,他才知道个中缘由。

    说起门客,流传最广的莫过于孟尝君,收揽门下食客三千。在古代很多有权势的人都比较喜欢在即的家中收揽门客。

    在春秋战国以前,门客是作为权贵世家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其实际作用相当于后世八九十年代香港的

    “马仔”,而到了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为维护自己的地位,以便在朝堂上占有一席之地,门客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出谋划策就成了主力因素。

    权贵世家养门客都是有明确目的,或是突显自己的身份、地位和财富情况之好,或是储备人才,以备不时之需,再或是为了得到一个好的名声。

    而甘愿为门客的人,大多出身中下层的阶级,他们想凭借自己的努力与实力,脱离了原定的社会关系,攀升更高的阶层,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制度的不断完善,到了东汉时期,门客的作用也发生巨大的变化。

    所谓权力所在之处,总少不了趋炎附势之徒,他们如苍蝇逐臭一般奔走于豪强之门。

    洛阳作为帝都,自然聚集不少豪门权贵,他们的周围自然吸引了大量的门客。

    这些人,或者属于

    “帮闲”一族,陪同权贵附庸风雅,或者帮助权贵聚敛财富,打击政敌。

    不仅豪门权贵如此,自汉顺帝以后,外戚宦官轮流专权,他们所豢养的门客更多,不少人因攀附他们而封官晋爵。

    这就导致了时下的洛阳聚集了大量甘愿为门客的人,他们大多是抛弃家业,来洛阳谋生,期待一朝鱼跃龙门,衣锦还乡。

    当然这些门客并非全部都是趋炎附势之徒,里面也有许多有真才实学而郁郁不得志的人存在,他们期待能得遇明主,一展平生抱负。

    因此,这些人听闻这两日鬲候府盛大的寿诞场面,大多料定吴咏今后一定会成为朝廷栋梁之材,便千方百计混进鬲候府,想在吴咏面前露个面。

    说完洛阳各府的门客,接下来谈谈洛阳城的官兵戍卒。洛阳是帝都所在,又因其地理位置极其特殊,吴天险可守,当然是军事防备的重心。

    早在光武帝刘秀建国之初,就在洛阳驻有重兵。顺帝以后,政治腐败,又天灾不断,社会开始动荡不安,各地不断有流民冲击官府,洛阳周围更是大军云集。

    其中在官制设置中与守卫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