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游学天下 第234章 刘悝的亲族

    卷三 游学天下 第234章 刘悝的亲族 (第1/3页)

    吴咏和刘焉走后,渤海王刘悝也觉得不能坐以待毙,这样太被动了。于是便将自家年满十五岁及以上的儿子全部召集过来。

    与兄长刘志相比,刘悝的妃妾虽然只有十一人,但他的子女却有七十多人。

    当然这些子女有些是妻妾所生,还有一些是伎女所生。伎女,时下指的是女歌舞艺人,也就是所谓的歌姬。

    众所周知,音乐是一种社会文化,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封建帝国大统一之后,稳定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也促成了音乐模式的进步。

    歌妓的主要职能,自然与音乐密不可分。经过秦汉四百年的发展,音乐文化已经发展得极为成熟,成为贵族礼仪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文化。

    因此,豢养歌姬的数量也成为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当然,有些贵族豢养歌姬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为家族开枝散叶。

    周代以后,虽然天子以下各阶层也实行妾制,但从汉武帝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经典就成为社会的正统和主流思想。

    儒家经典有古

    “诸侯一娶九女”、

    “卿大夫一妻二妾”、

    “功成受封,得备八妾”、

    “士一妻一妾”、庶人

    “一夫一妇”等说。也就是说,妾并不是你想纳就能纳的,必须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才行,成为士人才能有一妻一妾。

    普通人即使再有钱,想要纳妾,也是会遭到社会唾弃的,甚至被官府处罚。

    西汉初,规定诸侯王一妃八子。后来这个数字被突破,武帝、昭帝、宣帝时,诸侯妻妾达数百之多,但也不敢太过明目张胆。

    东汉承袭西汉,自然也是规范诸侯王纳妾的数量。桓帝时,刘悝就因为纳妾数量过多,被有司举报,废黜封国,贬为廮陶王。

    他现在自然不敢做得太过,因此,王府中只有妃妾十一人,却豢养了伎女二十四人。

    等一众子嗣到齐,刘悝便开口问道:“为父这次遭逢大难,你们可有方法助为父度过此劫?”说完,他还一脸希冀地看着下面的诸多子嗣。

    刚才吴咏的一席话,顿时让他警觉起来。他虽然不怵那些朝廷使者,但听说大鸿胪卿袁隗持节与宗正卿刘祖和廷尉卿陈球要来勃海问责,心里也是没底。

    节代表皇帝的身份,凡持有节的使臣,就代表皇帝亲临,象征皇帝与国家,可行使诸多权利。

    到时他还想仗着渤海王的身份,恐怕行不通了。而且此次来的三位人物,没有一个是他能得罪起的。

    汝南袁氏的门生故吏遍天下,传闻袁隗又与中常侍袁赦搅合到一起,不是他能得罪起的。

    刘祖作为汉室宗正,掌管皇帝亲族或外戚勋贵等有关事务。按汉八议制的规定,宗室亲贵有罪要先请,即先向宗正申述,宗正再上报皇帝,而后便可得到从轻处置。

    本来刘祖的到来,是他最大的希望。但刘悝却是十分惧怕刘祖,因为当年刘祖坚持要将他处死,以正国法,最后被桓帝拦住。

    陈球作为廷尉,执掌汉朝律令,最是厌恶敢于挑衅法律尊严的人,而刘悝恰恰就是这样的人。

    何况陈球又是中常侍程璜的女婿,刘悝认为要是栽到他手里,他一定不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