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游学天下 第248章 陈王刘宠

    卷三 游学天下 第248章 陈王刘宠 (第1/3页)

    时间转眼来到熹平元年的十二月,吴咏在平原王府呆了两日便提出告辞了。

    十二月,对于时下的人来说,是一个狂欢的月份。从进入腊月开始,百姓们就开始准备祭祖的相关事宜。

    之后数日便请召宗亲、婚姻、宾旅,讲好和礼,以笃恩纪。大家族更是休农息役,惠必下洽。

    眼看这热闹的场景,吴咏也开始怀念家里的亲人。于是拜别平原王刘硕,带着刘蕴和刘蓝姊妹离开。

    本来他是不打算带着两姐妹的,奈何刘蕴直言不讳地说道:“我不在你身边监督,又如何知道你有没有真心为我父母报仇。”加上刘元和刘述也一起劝说,吴咏只能带着刘蕴一起离开,同时刘蕴为了不让别人说闲话,还将刘蓝一起带走。

    就这样,一行人犹如游山玩水般,走走停停。在经过陈国地界时,吴咏突然想起他以前在宛城救助流民时,还欠陈王刘承许多人情。

    只可惜,刘承在回到陈国没多久,就病逝了。今日既然路过此地,就应该去拜祭一番。

    于是吴咏跟刘蕴一说,她也同意了。其实她之所以一定要跟随在吴咏身边,还有另一个心思,那就是看看天天究竟有多少人汉室不满。

    这次渤海王一家的凄惨下场,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天子刘宏而起。一行人很快便进入陈县。

    陈王府座落在陈县正中间,也是陈县最大的建筑群。不过当众人来到陈王府门前,却见大门紧闭。

    吴咏上前扣门,等了许久才有守卫将侧门打开,神情颇有些不耐烦问道:“你是何人?今日陈王有事,不方便见客。”吴咏立刻拱手道:“烦劳大人禀告一声,就说宛城吴咏前来拜祭已故的敬王。”守卫看了吴咏一眼,见他气质非凡,料定他并非常人,才开口说:“你在这等着,我去禀告。”说完,他又将侧门关得严实。

    刘蕴将一切看在眼中,等守卫关上门,她才开口对吴咏说:“你小心一点,这陈王府好像有点不对劲。”吴咏笑道:“你现在怎么变得这么谨慎了,还没见到人,就开始随意猜测。”刘蕴白了他一眼,解释说:“你别不信!我以前在渤海王府时,平常都是开着两边的侧门,让人随意进出,只有父王想要搞些私密的事情时,才会如同这陈王府一样,大门紧闭。”

    “我想你是多虑了。”吴咏没当回事。岂不知,此时的陈王刘宠还真在搞事情,他正带着国相魏愔及一众官吏在祭祀上天。

    要知道祭天是古代最高等级的祭祀,只有天子才有资格祭祀。古代的天发源于西周,经过儒家历代改造的。

    后期到汉代天人感应,独尊儒术之后

    “天子”是皇帝正式的称呼。包括西周虽然是尊

    “天”,周王是共主而不是天子。天与道德和政治正当性有密切联系。一方面,天是规范性的来源。

    道德上道德真理称

    “天理”,道德行为称”替天行道

    “。政治上古代君王继位需要祭天,统御的疆土称

    “天下”,表示天把对疆土的统治权授予君王。另一方面,天起到对规范事实的表征作用,风调雨顺可以表示君王的统治符合天道,自然灾害则表示君王昏庸无道。

    古代中国只有天子才能举行郊祭,诸侯只能祭其封国境内的名山大川。

    就比如鲁国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