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都往事 第2章 十年

    中都往事 第2章 十年 (第3/3页)

,唐崇收起啦笑容,面色变得凝重。

    “二皇子?”

    “你只说对了一部分,这茶讲究的可多了。这新茶产自燕城。长公主所嫁的杨家,就是盘踞燕城的豪族。长公主和太子一母同胞,关系自不用多说。二哥的你也知道了。五哥的新娶的妾室,也是燕城之人。”

    谈论到宫中之事,唐崇有些拘谨。

    “这太子之位……不太会变吧。”

    “你不在宫内,不清楚正常。不到继位,谁能说得好。有时候,皇子优秀的多了,也是苦恼之事。那些准备站队的官员,也判断不清。可这新茶,可把三个可能人选,都串联在一起了。”

    司马亮把目光看向茶盏,然后看着杯中的一些茶渣摇晃起来。

    “送新茶,喝新茶,不会得罪任何人,还可以和任何人攀上关系。所以这茶,现在比黄金还值钱。”

    这番解释,唐崇听出了话外之音,但没完全理清。

    “您是说去到燕城,这些大人会使绊子?可我新宅迁去的这些年,他们未曾干涉过我等的生意啊。”

    司马亮收回视线,面露苦笑。

    “岳丈你只是个商人,自是不知这朝堂之事。原先燕城是宁王的封地,这位皇叔没有站队,还喜欢装傻。辈分摆在那里,没人敢在他的地界闹腾。加上我们先前的生意,和燕城的豪族,没太大关系,自然相安无事。”

    叹完气后,他将茶水一饮而尽。

    “要知道我就藩燕城,官盐、远洋贸易和漕运,这三块肥肉,就要分我一份了。更别说这些年,我们的生意已经转变成票行了。这种赚钱的营生,我那几个哥哥可不止一次,想让我分点出去。钱少赚点我无所谓,但这站队太麻烦了。”

    又一次倒满茶盏,司马亮沉默了下去。

    话说到这个份上,不用多说,唐崇知道站队的后果。他喝下手中凉掉的茶,有些不安。

    “您打算选谁?”

    司马亮看着对方的眼睛,略带无奈。

    “谁赢选谁呗。可现在谁都有赢面,实在是难选啊。可能性最低的是五哥,他的生母是优势,也是劣势。二哥支持者最多,但风头太盛,有些不稳。大哥是太子,只要不出大事,位置还是能稳。关键决定权在父皇手里,他的态度太暧昧了,根本猜测不定。”

    又一杯茶下肚,司马亮的内心并未平静下来。

    他焦躁的起身,走到门口。

    看到中庭绿意,加上蔚蓝的天空,司马亮稍稍平复一些。

    “就藩燕城,出乎我的意料。哪怕不知道,怎么解决那帮人,我也不愿放弃这座城。此行,主要也是让你,放弃我们中都的布局,以后专心耕耘燕城。也许,放弃一些利益,走远一点。加上装傻充愣,或许能撑到局势明朗的那天。”

    这话让唐崇,有些难受。朝堂的事情,他搞不清。

    离开故乡,远来中都。唐崇奋斗许久,才拥有现在这些产业。虽说是在司马亮的帮助下,才立足脚跟,但他付出的心血,也是实打实的。

    现在要全盘放弃,他实在是肉疼的不行。

    不过,难受归难受,他还是按照对方的吩咐,答应了下来。毕竟一直以来,对方就没有错过。

    后面,两人对一些细节进行了商讨,直至太阳落山。

    此时,天空中出现了烟花。

    “差点忘了,今天是9月1日,中元节。”

    重要的事情吩咐完了,司马亮的语气中也轻松了许多。

    “是啊,明日就是殿下的诞辰了。”唐崇附和。

    “可惜了,待会我还要赶回宫里做准备。明天估计要忙一整天,后天就要就藩了。没机会,能逛这庙会了。”司马亮有些可惜。

    “庙会有七天,今天是第一天。殿下后天出发,路上两天路程。可以赶上燕城的庙会,虽不及中度热闹,但也别有风味。”唐崇安慰。

    “是个好建议。”司马亮点了点头。

    两人确定完最后的行程后,他走出了唐府。

    马车再次摇动,司马亮踏上了回宫的路。

    中元节是黎国的重要节日。

    四十载前的这一天,黎国灭掉燕国。同时,改新华城之名,将其改为现在的中都。

    也是这一天起,黎国成为雄踞天下的大国。

    自此之后,每年的这一天,都是国民欢腾的日子。就连着权贵居住的区域,也深受影响。

    大量身着华服的男女老少,交头接耳行走在大道上。

    马车到商业区后,见到的景象更是夸张。

    宽阔的街道,被行人商贩挤得水泄不通。司马亮的马车寸步难行。

    这时,车上的他有些坐不住了。

    倒不是焦急,而是周围嘈杂的声响,以及车外热闹的场景,让司马亮心里痒痒的。

    他本就是喜欢玩的人,一年一度的热闹节日就在眼前,自然有些把持不住。

    “明天有大事,还是别下去玩了。老老实实回去吧。”

    最终,司马亮按住欲拉开车帘的手,逼迫自己老实回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