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才子宴

    第166章 才子宴 (第2/3页)

这里佳人多啊。

    还不用自己花钱。

    “一群道貌岸然的东西。”

    才子宴的费用是从国库拨出去的,其目的就是给没有考中科举的文人举子,一次露脸的机会。

    甚至,才子宴的影响极大,官运都是因此而定。

    这一天,不谈论政事,也不说军事,也不谈文章八股,这一天只有诗词歌赋,配合着教坊司的姑娘弹奏。

    取得前三甲者,还会有奖励。

    “合着就是朝廷出银子,让你们去瞟呗。”

    科举本是为国选才,才子宴也是为了发现人才。

    可惜...

    现在完全变了味。

    ......

    教坊司三楼。

    科举状元、进士足足两百多。

    每一科科举取士,人数都是不定的,有时多,有时少,今年春闱进士只有不足三百。

    另外,还有一些举人。

    “状元郎...”

    在一间极大的房间内,进士也好,举人也罢,都是向一個胸口带着大红花的青年祝贺着:“恭喜恭喜,新科状元,前途无量。”

    状元郎姓朱名敨,满脸春风得意:“同喜同喜,侥幸罢了。”

    科举考试,从一开始的县试开始,再到府试、乡试、会试、殿试。

    层层考取,有人一生都只是止步于县试。

    每一年大晋科举考试者无数,乃是天下文人盛宴。通过重重考试,能够参加会试的,每一科都有数十万,百万人。

    然而考中进士的,也就只有两三百人。

    甚至,偶尔有一年,只有百人。

    会试之后,定下进士名额。殿试则是分出前三甲,而前三甲状元、榜眼、探花,更是这一科科举,数十万近百万书生其中佼佼者。

    然而,文无第一,在这个时候体现了出来。

    状元,就是第一,是以就是榜眼、探花也远远比不上状元的风光,人们关注的只有状元,榜眼探花与普通进士一般,关注者极少。

    不说以后,会做到多大的官,此时此刻状元郎绝对是最风光的。

    “状元郎这次被首辅大人选为杨府东床,前途一片光明啊。”

    每一年的状元,嗯,除了赵芾这个状元郎之外,基本上都会很快收到橄榄枝,甚至直接成为朝中重臣东床。

    培养自己人,几乎成了惯例。

    朱敨则是被杨清臣看重,会试之后,分为正副榜,正榜为进士,约莫百人。

    副榜不是进士,基本上会被赐为同进士出身。

    这时候,进士们就等着朝臣瓜分...额,收揽门下,成为朝臣门生。朱敨就是如此,会试之后,就被杨清臣收为门生。

    殿试之后,被皇帝点为头名状元,杨清臣更是直接宣布,以杨家之女,招朱敨为婿。

    是以,朱敨是真正的鲤鱼跃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