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公平公正

    第169章 公平公正 (第1/3页)

    “噗通...”

    老鸨吓得跌坐在地。

    这个杀才,我就是一个老鸨,别人叫我妈妈也是有着目的的,就是为了漂亮姑娘。这里什么事,有你们在我能当什么家?

    为何,要用我的脑袋让别人欣赏?

    要不是脸上的粉太厚,我就给你表演一個好无人色给你看看,你吓着老娘了。

    以后你要来教坊司,就给你找最丑的姑娘。

    天杀的畜生啊!

    老鸨被吓坏了,谁上来你杀谁,你杀我做什么?

    “嘶...”

    这群状元、进士还有举人,算是了解了这个北平郡王的脾气。

    莽夫!

    杀才!

    如此性格,又极其霸道。

    不愧是能够彻底征服蒙古的悍将,要是没有这脾气,也不敢仅仅一万兵马,就直接杀向草原吧。只是...

    如此一来,我们的福利就这么被剥夺。

    国库拿银子,我们不用花钱的享乐没了?

    惦记了多久?

    春闱之后,就开始惦记,我们都讨论教坊司那个姑娘最好了好不好?

    都有了目标了行不?

    来的时候惊喜的,教坊司的姑娘美如仙,本想要会一会仙子,朝廷给垫付银两,说什么都要头牌,这会儿不要说头牌,见都见不到。

    于是乎,原本心中的敬佩,原本心中还有好感的一些进士,心里大骂起来:“畜生啊,不是传闻你贪财好色吗?”

    怎么来到这种地方,你还偏偏正人君子起来?

    杨清臣哆嗦着嘴唇,这会儿麻劲过去了,开始疼了起来。疼的他眉头紧皱,嘴唇都哆嗦起来:“天杀的混账!”

    年纪大了,来教坊司吧,别人笑话。

    为老不尊?

    不知羞耻?

    这次借着才子宴,好容易有了一次机会,光明正大了的来了,你来这么一出?

    唯有水溶双眼微眯,嘴角勾起。

    他的侧妃庶妃,都是一等一的绝色,自然看不上教坊司,他无所谓。

    他感受到了吴发的与众不同。

    莽夫?

    这莽夫是真莽,但是并非一般的莽夫,一言一行都是大有深意。自从崛起,一次亏没吃过。不仅仅揣摩圣意很拿手,他欺负的人,他都抓住了被欺负的人的心理。

    不仅欺负过去,还能拿到好处,别人还自知理亏。

    可怕!

    谁把他当成莽夫,谁才是傻子。

    “还不下去?”

    看着跌坐在地的老鸨,吴发目光如电,扫视所有人:“既然本王是主裁判,那么章程就按本王说得来,直接进入主题,完事之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老鸨连滚带爬出了门。

    在座的裁判与才子们面面相觑,照你这弄法,咱们干脆都走得了?

    还举办什么才子宴?

    各回各家?

    老子的家在广东!

    找妈?

    小生今年六十八,早就已经没了妈。

    “北平王爷。”

    朱全忠一看,这还了得,这完全乱了套。照这个莽夫的办法,之前一切准备好的一切,岂不是白费?

    朱全忠连连给杨清臣使眼色,没办法,以前都是三个内阁阁臣明争暗斗不假,但也是一种利益分配。

    三个阁臣都是有好处的,都是有收获的。

    他们暗中也是较劲的,自己选中的人,谁能够拿到头名。

    现在呢?

    北静郡王是武勋,就算是不与这莽夫一路,也不会帮助他们文臣。

    至于这莽夫,完全就是胡来,这样下去,他们的利益就全部泡汤,一点捞不到:“按照原本章程,就算是没有才子佳人,歌舞相伴,第一个流程,也是作诗。”

    “作诗?”

    吴发一咧嘴,眼珠子一转:“做事好哇,本王也有如此雅兴,知晓作诗才是体现一个人才华的标准,就好:比床前明月光,地下鞋两双。次辅回家看,婆娘会老王。”

    “错啦,错啦...”

    朱全忠不懂为何要扯上老王,但是也明白这首诗,就是这莽夫胡改,专门骂他的。

    床前都已经鞋两双了,就有那个老王的鞋子吧。

    关键是他家婆娘会了老王...

    而他的管家就姓王。

    但是这莽夫,他多少有些了解了,还是装傻没听懂,改一改吧:“这是唐李白的诗,应该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哼哧。”

    水溶没忍住,差点笑出声。

    为了掩饰,赶紧端起茶盏喝茶,眼睛余光一瞟,看到有些进士举人,特别是年轻的,一个个眼睛中满是迷茫神色。

    一些年岁大了些的,低头耸肩,很明白北平郡王胡改的那首诗的内涵。

    不过笑着笑着,水溶脸色黑了起来,这莽夫还曾经在王府门外,向王府扔臭鸡蛋,还送给他一首歪诗,当时大街小巷,孩童都是互相传唱,着实要他丢尽了脸面。

    “唔...”

    吴发恍然大悟:“原来这首诗是这样子的,本王有些不解,那为何大街小巷,都在传唱本王刚才诵读出来那首诗?”

    大街小巷?

    都在传唱?

    真的假的?

    我这才刚来神京城不过月余,怎么会有有关于我的谣言?

    难不成...他这次来神京城,除了一个王姓的管家之外,就只有他的续弦妻子,今年才二十余岁,身边跟着一个丫鬟。

    为了显示清廉,没有站稳脚跟之前,只是购买了一个单独小院。

    老王...

    地上鞋两双...婆娘会老王?

    嘶!

    朱全忠内心一颤,感觉自己头顶带了色彩。

    青青草原的颜色。

    一定是有人看到了,一定是有人看到了,不然怎么可能,会有如此歪诗传唱?

    这绝不是这莽夫能够改的歪诗,这莽夫腹中滴墨欠奉,胸中一片糟糠。

    不要说改诗,要他全头须尾背下来,都不一定会。

    所以,绝对有问题!

    “关键是...”

    吴发一挑眉,感觉到了不对劲,咱老吴坐在这里还能破案?

    看这朱全忠的神情,这其中是有故事啊。

    吴发来了劲:“这首诗中,含有次辅二字,就差指名道姓,老朱啊,你最好回去看看,万一要是...”

    朱全忠深吸一口气,晃了晃脑袋,想要把这想法甩出脑海。

    必然是!必然是!

    若无其事,何来流言?

    而且还把他官职注入其中:“两位王爷,臣刚才想起,忘记家中有陛下给的令牌,所以要回家去取,失陪。”

    朱全忠匆匆离开,水溶睁大眼。

    有故事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