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4章别样的秋收

    第0014章别样的秋收 (第1/3页)

    北大荒有句谚语,种在冰上,收在水里。

    这话是实践检验出来的经验之谈。

    每年的四月中旬,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正是春播的季节。

    黑土地冰雪融化,春风把浮土吹干,可十几公分之下依然还是冻土,硬邦邦的。

    此时只能播种小麦,小麦播种到七八公分的深度即可。

    所以说是种在冰上。

    收在水里就是指的秋雨。

    在八九月份的时候,正是白山黑水间秋雨的季节。

    而九月下旬就是麦收的最佳时间。

    此时,如果麦田发生涝灾,小麦就被泡在水里。

    泥泞的麦田根本就下不去机械,只能人工收割。

    因此有收在水里之说。

    八四年的九月格外让职工揪心。

    从八月起,雨量逐渐增大。

    一进入九月,更是一场接着一场。

    韩建华每天都在田间地头查看情况。

    卢昌华不得不继续排涝的工作。

    现在离麦收还有十几天,小麦还没有完全成熟,如果大雨继续,今年的小麦怕都得发芽了。

    发芽这是农场职工的说法,就是麦粒水分太大,直接在麦穗里发芽生长,那这些麦子就废了。

    有了春季排涝的经验,卢昌华他们倒是得心应手。只是每天都是湿漉漉的,光是排涝用的油料就用了几十吨了。

    九月二十二日,突然雨过天晴,秋风扫过,麦浪翻滚。

    只要能放晴三天,小麦就会进入成熟,二十五六号就能麦收了。

    虽然雨停了,可很多低洼地的小麦倒伏严重,麦穗都浸在水里,有的已经发芽。

    趁着天晴,赶紧抽水。

    轰隆隆的积水喷射而出,流进了水沟里。

    洼地里的积水很快就被抽干,太阳一晒,秋风一吹,半天时间,地面也就干爽不少。

    这段时间卢昌华的绿皮书阅读停留在了68次。

    主要原因就是排涝太忙了。

    忙到他们抢险队都没时间回家休息,累了困了就躺在挂车里眯上一觉,可抽水机却是24小时不停的。

    农场防汛指挥部的领导都到三分场来取经视察。

    没办法,现在整个农场只有三分场的排涝工作进展的最顺利。

    其他分场不是物资不足就是油料不够,说起来还是认识不足。所有分场的受灾情况基本相同,为什么三分场就能及时排涝?

    你们的低洼地小麦都发芽了,还在水里泡着。看看三分场,及时抢险及时补救,如今大多地块的积水都抽干了,剩下的也不多了。

    老天爷真给力。

    果然连续三天放晴。

    麦田里金色麦浪翻滚,随风起伏。

    “马上组织麦收!”

    虽然排涝工作已经完成,可连续多日的雨水让整个麦田都吸饱了水分。

    没有了明水,可机械还是没法下地。

    也没有那个时间等着麦田自然晾干,只能人工收割。

    不仅是大田队的职工,其他人都得下地,包括家属。

    每人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