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骗稿费

    第四百三十二章 骗稿费 (第3/3页)

媒体上,一个认证过的作者马丁就这本杂志发了一篇推文:“《返老还童》这个短篇,纯粹是江写出来骗稿费的!”

    下面很多人赞同。

    也有不赞同,觉得这篇的创意还是不错的,就是没怎么费心思的写。

    马远觉得这是个黑粉吧,这不还是骗稿费。

    他继续往下看,终于找到了一个还算中肯的评价,说这篇简短精悍,流水账的内容让缺乏趣味性,但创意和故事荒诞而又真实的写法,让人有不少的思考空间。

    总结下来就是,这本出现在这片杂志上勉强够格,不算骗稿费。唯一问题可能是文章在杂志中占了重要位子,而这位马丁的作者文章被放到了不起眼的位子,所以不忿。

    但现在这年头,文学杂志不好过,用这办法刺激下销量也无可厚非。

    谁让现在很多女读者,见到江洋的名字眼睛就冒光呢。

    其实这事儿在杂志社也有很大的分歧,最终才这么决定的。

    ***

    船终于到了码头。

    江阳差不多了,不是差不多人没了,也不是差不多适应了,而是吐的差不多习惯了。

    在船上的时候,江阳觉得船在左摇右晃。

    等到了陆地,觉得陆地在左摇右晃。

    李清宁搀扶着江阳,李父和李母走在后面,正滴咕江阳那一笔字,本来以前就写的不好,但还能看清写的是什么,李母看在剧本不错的份儿上没吭声。

    可船上写的更不好了,她想看新写的那一段,还得让李清宁在旁边补充翻译。

    李母纳闷:“你闺女怎么看得懂?”

    李父只能说:“心有灵犀吧,但比咱俩还差一点。”

    “倒也是。”

    码头上不断有人跟他们打招呼,“清宁回来了”,“李叔,这是你女婿啊,长的真俊”,“老李,晚上喝酒啊”,这小镇主业还是打鱼,但也有为了旅游业而努力,譬如一出码头,就有指示牌,指明李鱼外婆桥在那儿,提到的市场,最喜欢的鱼在哪儿等等。

    】

    市场就在旁边。

    全是渔民打上来新鲜的海鲜,便宜,买了以后可以直接拿到旁边的餐厅加工。

    李清宁这可真是到了自己地盘。

    一路上有人送海鲜的,有人让她去吃饭的、

    出码头后不久,就有人鸣笛,李父的堂弟开车来接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