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心血来潮

    第二百一十章,心血来潮 (第1/3页)

    渔船不大,也就是六百吨左右。

    但渔船里面是有武装的,有鱼雷、自动武器等,并且查看型号就知道,部分是丑军现役武装,部分则是二手货。

    想一想驻守在南韩上的军队,也就不难理解了。

    国际上的大事,跟他周济民没关系,但这艘渔船,他就笑纳了。

    “以后改进一下动力装置,把速度提升上来,那就可以去别的地方玩一玩拖网游戏了。”

    现在嘛,先回去了。

    不过,他还是把渔船收回空间了,因为速度太慢了。

    开着小舢板,马力开到最大,这样疾驰起来的速度,那比渔船什么的快得不是一点半点。

    回到岸上,时间已经花掉了一个多小时。

    他没有想到自己跑到那么远的地方了呢,还好他方向感强,要不然,可能还会走更多的弯路呢。

    海上航行跟陆地航行,完全就是两码事。

    要是以后有了北斗导航系统,出海航行就变得更加简单了。

    返回陆地之后,接下来,他也没有多待,换上车子,飞速地往京城方向赶去。

    快到京城城郊的时候,身后的天边已经开始翻鱼肚白了。

    等他换上自行车,回到家的时候,天色已经彻底大亮了。

    为了防止身上的鱼腥味被孩子们闻到,他早在进城之前,已经在空间里,进行过好几遍的大清洗了。

    连指甲都特意修建过一遍,杜绝任何细节上的失误。

    所以,他到家之后,也没有被孩子们发现什么。

    吃早餐的时候,丁秋楠询问他,为什么这段时间晚上都不在家?是不是在执行任务?

    “嗯,有些事情,只能晚上做,不适合白天做。”

    “你不是说你休息一年吗?怎么还要执行任务啊?”

    “我还带着几个实验室呢,哪能真的让我休息啊?我就是比之前有了更多的自由调整的时间而已,并不代表我真的完全可以放下那些项目。”

    他要是真的彻底不理那些项目了,估计老林肯定马上登门。

    好几个项目,他都是关键人物,哪能说走就走呢?

    “对了,现在都快三月底了,你是不是别去上班了?”

    丁秋楠甩了一个白眼过去,道,“我可不想待在家里,烦都烦死了,我还是去上班吧。”

    “妈妈,我们会逗你开心的,你留下来,跟爸爸一起教我们上课好不好?”

    小不点闻言,插嘴说了一句。

    然后引起了周清娴她们的附和声,可丁秋楠却摇头拒绝了。

    她不想留家里,还不是怕被这群孩子烦嘛。

    怎么可能还给她们上课?

    虽然她没答应,但孩子们也没有很失望。

    反正有爸爸教她们,还有那么多小伙伴,一点都不会无聊呢。

    吃过早餐,丁秋楠就拿起挎包,坐上车,就让周济民帮忙送去医院了。

    家里两台车,有一台是鲁靖元在开,这是公车。

    而最近这段时间,周济民基本上很少有公事要办,所以基本上都不开这车。

    所以,这车现在只能留在门口了。

    平时要送丁秋楠,就是周济民自己开另外一辆车,也就是东北汽车公司给的那一辆。

    协和医院门口,丁秋楠和张宛童两人下车,跟周济民挥手告别后就转身去上班了。

    还没到科室呢,半路上就碰到了其他同事,有人就忍不住打趣丁秋楠。

    “秋楠,你说你都这么大的肚子了,怎么还没在家待产啊?该不是你家男人不想让你待家里吧?”

    “胡说八道什么呢?刚才你是没看到,人家秋楠可是有专车接送的,开车的就是她男人。”

    “整个协和医院,乃至整个京城,谁家男人比秋楠她男人更好更帅的?人家小两口多恩爱啊,不懂就不要乱说。”

    “哎呀,你们快别说我了,主任来了,大家都忙去吧。”

    丁秋楠心中甜蜜,笑了笑说道。

    大家顿时害怕地散开了,然后才想起来,还没到科室呢。

    于是,又嬉闹着回来了。

    门口,周济民驻足停留了一会儿,然后驱车回家了。

    中午的午饭,少不了来一顿大黄鱼了。

    “晓白,这鱼没什么刺,爸爸都挑没了,不用怕啊。”

    要说吃鱼,最怕就是周晓白了。

    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自打上次被鱼刺卡在喉咙之后,周晓白每次吃鱼,都是非常谨慎小心的。

    导致她吃饭就变得很慢。

    就是怕再卡一次,那可是相当难受啊。

    周济民看她慢吞吞的细嚼慢咽那块鱼肉,少说咀嚼了三分钟,看得他都觉得辛苦。

    “好的,爸爸。”

    小家伙含湖着说话,然后才吞了进去。

    “你要是害怕鱼刺,那你就吃鱼丸,我们可以细嚼慢咽,但也不用太慢,好不好?”

    “好。”

    孩子吃饭慢吞吞,有些时候,能让大人崩溃。

    而且,周济民还不能大声催她,因为周晓白很敏感,特别怕来自他的反应。

    只要是周清娴她们惹周济民生气了,周晓白都是第一个小脸煞白,怕得不行。

    似乎很怕周济民会把她赶出家门。

    因此,她根本不会去惹周济民生气,很乖巧听话,作业什么的都是很主动很快地完成了。

    接下来几天,家里的餐桌上,都会有海鲜。

    并且,周济民还给老杨、段学复、华老等长辈送了不少海鲜,顺便也是带孩子过去串串门。

    这个年代的邻里关系,联系都十分紧密。

    就像周淑晴,说是嫁出去了,可是每天晚上都回南剪子胡同吃饭,或者来这边拿饭菜。

    老杨这几年也挺忙的,转入部里上班,不比在轧钢厂悠闲多少。

    其实,老杨已经到了退休年龄,只不过级别上来了,退休年龄也往后延了。

    这天下午,周济民又带着孩子来老杨家串门。

    没成想,老杨也还在家,没有出去。

    杨夫人带着孩子到一边看花花草草去了,周济民则和老杨坐一旁闲聊。

    “那些海鲜是从哪里搞来的?最近京城还挺多的这些海鲜卖的,你知道从哪运过来的吗?”

    “我也是去菜市场买的呀,我就是比别人早了点,还真不知道从哪运来的呢。”

    对于老杨的问题,周济民压根儿没正面回答。

    其实老杨也只是随口一问,这事也不归他管,只是多嘴问一句罢了。

    “你现在的小日子,很悠闲嘛,就是让我们这些老家伙跑断腿了......”

    “什么跑断腿,您这是老当益壮啊,风采不减当年。”

    一老一小聊了一会儿,警卫员就来把老杨接走了。

    果然,老杨就是不得闲。

    也难怪杨夫人那么担心他的身体了。

    这也是周济民一有时间就带孩子们来找老杨家串门的原因,毕竟杨夫人也是无聊啊。

    住在干部小区里,跟普通四合院的区别还是蛮大的。

    加上老杨的孩子都不在身边,杨夫人一个人待家里,不无聊才怪呢。

    而接下来几天,周济民倒是把杨夫人接到家里来,让她帮忙带孩子。

    杨夫人也是知识分子,让她帮忙给孩子上课,也是极为不错的。

    借此机会,周济民倒是躲在书房里,忙起了自己的事情。

    其实他是去捣鼓那条渔船了。

    渔船的动力装置太次了,他需要改进一番。

    一般来说,轮船基本上都是大型柴油机为动力,通过轴承传递到船尾部的螺旋桨旋转而产生推进动力。

    内河船舶为四冲程柴油机,海船为二冲程柴油机,功率可达几千马力至上万马力,能推动货物载量几千吨至几万吨船舶在内河或海上航行。

    远洋巨轮大都以残渣燃料油为动力,因为燃料油比煤易于储存和运输,价格也较便宜。

    不过,周济民不太喜欢这东西,他还是更偏向于燃气轮机。

    因为燃气轮机烧的是液化天然气,贵是贵了点,但燃气轮机不需要锅炉,重量轻、体积小、功率大,这可是作为大型舰船主机的常用动力。

    虽说用燃气轮机来带动六百吨的渔船,有一种大器小用的资源浪费。

    但是周济民自己喜欢,只有这样,渔船的动力才会充足。

    不过,就算在空间里,他时间很多,可改造渔船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

    光是燃气轮机这玩意儿材料,就不是那么好搞的。

    普通的铁、铜等材料还好说,一些专业级别的单晶、等轴晶缩孔、各尺寸叶片等等。

    这些无一不是需要十分专业的设备才能生产出来。

    因此,搞了一圈,周济民发现,还得他自己来才行。

    而且,相比普通的合金材料,他只能自己搞一些特殊的合金材料才行。

    如此一来,各种特殊、昂贵的金属材料就必须要购买了。

    然后,他把材料计划单,通过联网实验室提交上去,转过天,老林就带着好几个教授专家登门了。

    “领导,你们怎么来了?我现在可是休假啊,您要是有什么任务的话,我可不会接的。”

    本来还很高兴的老林,听到他这句话,顿时脸都黑了。

    身后的几个专家,憋着笑意,差点破功了。

    几分钟后,书房里。

    已经寒暄完毕了,周济民也知道老林的来意了。

    后者带着的这几位专家教授,身份也是不得了。

    全都是航空航天大学的专家,并且也都是好几个科研项目的参与者。

    京城航空航天大学是一九五二年成立的,是国家部门的直属公办大学。

    所以,老林直接带着这群人过来,目的也是很简单,他们以为周济民要造航空燃气轮机。

    毕竟周济民提交的采购计划单里面,提及的好几种金属材料,那都是航空用到的东西。

    只想着搞一台渔船用的燃气轮机的周济民,没想到把领导和专家都给惊动了。

    他没敢说自己是用于渔船动力装置的,怕被老林他们臭骂一顿败家子。

    “领导,我只是突然心血来潮了而已,就研究着玩玩的,你们这样搞,我压力很大的。”

    】

    “真只是突然来了兴致?”老林狐疑,他可不太相信,总觉得眼前这小子有什么事情瞒着他。

    其他几个专家教授可不管这些,当即便跟周济民聊起了材料相关的话题。

    国内航空业几乎是零基础,连人才也没有多少,其他各方面的基础,更是全靠老大哥支援。

    尽管前段时间,靠着万迪集团和金斯利等的援助,也让内地这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