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装傻充愣、两百块钱

    第二百三十一章,装傻充愣、两百块钱 (第1/3页)

    相比刚进入小兴安岭时的艰难,回程的路,就顺畅简单多了。

    为了最快速度返回京城,周济民直接一手抱着一个孩子,前后还各背着一个,提熘着她们,快速往回赶。

    就是小金鱼她们觉得很累,走一会儿就得停一下。

    “老三,背着她们走。”

    小金鱼她们三个少女一听,赶忙站起来,拔腿就跑。

    毕竟她们是小少女了,知道羞耻,不乐意跟哥哥们有亲密接触了。

    何况,要是真让三哥他背着,以后岂不是要被笑话死?

    不到一天的时间,周济民他们就返回到境内了。

    回到自己的地盘,他们就不在山地里晃悠了,直接下山,然后去找人借车,这样的话更快。

    要说这个时期的东北啊,部队是真多,甚至很多国营农场里,有不少退伍老兵呢。

    因此,周济民说的借车一事,那不要太简单了。

    出示了工作证、通行文件等等证明之后,他们一行人就被人连夜送回机场。

    紧赶慢赶,总算在预定时间之前,赶回了机场。

    于是,顺顺利利地坐着飞机返回了京城。

    此次返程的飞机,比半个月前来的时候,那真是好太多了。

    飞机上不仅没有了烟味,登机之前,还搞起了安检呢。

    这在这个时代,绝对是非常少见的。

    毕竟,也就是南方小岛那边的两个门店,才需要进行安检。

    在空中飞行了两个多小时之后,飞机终于顺利降落在了京城南苑机场。

    落地的时候,周清娴她们还欢呼了起来。

    刚下飞机,吕千祥、鲁靖元和小谢他们已经在等着了。

    这次居然是开了三辆车过来,不用问,肯定是领导有事找他。

    小金鱼和周清娴她们都由鲁靖元和许一鸣两人开车送回家,而周济民则是坐上了另外一辆轿车,往文津街方向行驶而去。

    “吕哥,你们来机场接我去见领导,是不是因为上次空难事件?”

    “济民既然你自己已经猜到了,我就不多说了。”

    “别啊,吕哥,你说说,调查结果是不是我猜测的那样,跟烟头有关系?”

    空难不是机器故障,而是人祸,这件事在高层那边引起了高度重视。

    内地的航空业本来就非常困难,要是因为一个小小的烟头,导致航空事件的发生,那无论如何,都是无法接受的。

    可是,调查结果却十分明确地指向了烟头。

    当时,看到这个调查结果的时候,正在抽烟的老林,急忙把自己手头上的烟给掐灭了。

    甚至,担忧它没有彻底熄灭,还拿水杯倒了一点水到烟灰缸里。

    众所周知,已婚男人的烟灰缸,那是不能倒水的呀。

    即便是老林这样的领导,也是如此。

    毕竟,人有三急,真遇到烟瘾大的时候,偏偏身边还没烟,那烟灰缸里的烟头,就可以救命了。

    然而,那份调查报告显示的结果,却让老林如鲠在喉,好几天都对抽烟这件事,没了兴致。

    正是因为重视,所以才会在周济民下飞机的时候,把他接到办公室询问对策。

    其实,早在结果出来之后没多久,老林就追问过,能不能火速把周济民找回来?

    可这小子钻进了小兴安岭这片广阔的原始山林里,鬼知道他去哪了。

    索性,他只在山里待半个月,回京城的机票早就定好了。

    老林只好等他半个月了。

    听完吕千祥的话,周济民收起了笑容:

    “关于航空飞行管理条例的折行方案,我已经写好了,等下就交给领导过目吧。”

    “类似的航空事件,其实有很多的,只不过外国人并没有对我们公布而已。”

    “不算打仗,全球超过百分之九十的民航空难事件,基本上都是人为原因导致的.....”

    简单叙述了一下情况,吕千祥顿时被吓住了。

    不说吕千祥自己,其实这个时代很多人对民航运输的安全管理,是没什么概念的。

    或者说,没有那个必要。

    在这个时代,能坐得起的飞机,都不是一般人。

    民航客机在这个时代所提供的服务,其实跟后世的私人飞机有点类似。

    毕竟一架飞机也就是几十个座位,像尹尔十八、子爵号等这样的大客机,在这个时代还不是主流。

    在这个年代,很多民航客机的设计理念并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越快越好。

    由于当前的两极国际背景下,五十年代开始,超音速战斗机全面开花,很多飞机制造商就开始考虑研制超音速客机,并且最终形成了超音速运输机的概念。

    而在一九六一年,道格拉斯飞机公司公布了一种超音速客机的设计研究计划,可以在两万一千三百五十米的高空中,以三马赫的惊人速度飞行。

    并且表示,如果研制顺利的话,可以在一九七零年以前完成首飞。

    借此机会,道格拉斯就可以卖出几百架这样的飞机。

    但这玩意儿,它的载客数量也仅仅只是一百人而已。

    可想而知,这个年代,能坐得起飞机的人,真的是少之又少。

    反观后世,民航客机几乎都是两三百的空中巴士,主流更是波音787、空客380等,都是三百多以上的大客机。

    中东土豪的航空公司,几乎都是空客380这样的大飞机。

    无一不说明了一件事,后世坐飞机就跟坐高铁、火车差不多了。

    而民航客机的安全条例,也是在这些时代背景下,慢慢丰富起来的。

    毕竟,不经历教训,是很难让人记忆深刻,去修改条例的。

    跟吕千祥差不多,当周济民来到文津街办公室,见到老林之后,也把计划和刚才的事,简单陈述了一下,后者也被吓住了。

    空难事件,绝对不是小事。

    一架飞机上面,几十人,不出事还好,一旦出事,几乎是全军覆没。

    类似半个月前的空难事件,无一受伤的桉例,屈指可数。

    “所以啊,领导,有关安全方面的事宜,我认为是不能过于放松.....”

    “除了需要加强航空服务之外,安全保障措施和宣传,也是必不可少的.....”

    周济民提及了宣传,并且还就这一点,表示可以在机场候机大厅增设一两台电视机,用来宣传安全防范意识。

    只不过,这个提议,领导并没有采纳。

    毕竟,没钱啊!

    聊完安全计划书,老林突然又面色严肃起来,就之前周济民鲁莽地把机长丢一旁,自己亲自开飞机的事,批评了一下。

    是的,只是批评。

    调查报告显示,当时情况紧急,并且根据周济民自己的判断,左侧机翼无法支撑飞机到东北机场,只能紧急迫降。

    这个判断,在后来迫降过程中,得到了证明。

    可这也不是周济民抢夺飞机控制权的理由,完全可以以他自己的身份,来说明或者命令机长。

    对于这个批评,周济民接受了,但并不是认同。

    要知道,他可不是机长的领导,如何命令对方?

    再次,当时那么紧急的情况,不当机立断的话,还在跟机长争辩,很有可能错过了最佳迫降时机。

    所以,他那也是迫不得已。

    “领导,我认为,不管什么时候,都必须以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前提,那个机长不合格,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太差了!”

    老林闻言,霎时一肚子火,忍不住讽刺道:

    “你自己就合格了?”

    周济民却乐了,接着道:

    “领导,不是我吹牛,我的能力怎么样,领导你应该知道一些,民航客机的飞行而已,我学不会吗?”

    “别说民航客机了,战斗机我也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我还可以开得很熘呢。”

    说这话的时候,他身上散发出一股强烈的自信。

    尽管在很多人看来,飞机的研发和飞机的驾驶,这是两码事。

    然而在周济民看来,后者比前者容易得多了。

    “所以,你还开过战斗机咯?”

    老林目光闪烁,周济民下意识地点头,旋即摇头。

    差点中了老家伙的坑,他什么时候开过战斗机了?

    然而,老林却是死死盯着他,没有开口说话。

    之前京郊那处长长的公路飞机降落却没有看到飞机的事件,至今仍是无头公桉。

    不管是民用机场还是军用机场,所有飞机起飞都有记录。

    经过这段时间的逐一排查,完全可以排除掉京城方圆一千五百公里的所有机场的嫌疑。

    北方那边,最近的军事机场,也距离京城三千公里以上,还飞不到京城上空来。

    这样的调查结果,老林是无法接受的。

    他心中有个猜测,特别是半个月前,周济民直接抢夺了那架航班的飞行控制权之后,心中猜测被无限放大,似乎得到了印证。

    “那架飞机在哪里?”

    被老林盯得心里发毛的周济民,听到这句话,顿时惊诧道:

    “什么飞机?”

    “还什么飞机?跟我装呢?这里又没有外人,你就赶紧承认了吧,之前京郊的公路跑道一事,你敢说不是你干的吗?”

    周济民心里顿时慌得一匹,老林这猜测也忒准了点吧?

    但他不能认,打死也不能认。

    有些事儿可以做,但坚决不能认。

    就像那句话,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其实是假的。

    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

    坚决否认之后,周济民的演技也上来了,表示了污蔑、诽谤!

    “别说我压根没有飞机,就算有,我问你领导,那么大一架飞机,我是怎么做到让它凭空消失的?”

    老林顿时被问住了,对啊,飞机是怎么消失的呢?

    根本无法解释!

    尽管老林知道周济民力气很大,但显然不可能抬起一架飞机。

    毕竟一架飞机,少说也有十几吨或以上的重量。

    很快,周济民就看到老林脸上的疑惑,显然是暂时放下了对他的猜疑。

    但这件事,也给他心中提了个醒。

    下次降落之后,说什么也必须把降落之后的痕迹给抹除掉才行。

    要不然,再来多几次这样的无头公桉,领导们怕是要疯了。

    “咦,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