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五章,四爷的四大爱好

    第两百九十五章,四爷的四大爱好 (第1/3页)

    青年很着急,因为周济民的意思十分玩味。

    室内的瓷器,他不是没有单独拿出去卖过,但没人愿意买,连出价都不愿意,就拒绝他了。

    现在的周济民和吴成峰两人,又这么说,他就算傻子,此刻也该明白了。

    “难道室内这些瓷器,真的是赝品?”

    陷入自我怀疑的青年,嘴里喃喃自语。

    此刻的周济民,等了一会儿也没见到对方回复自己,索性直接离开了。

    讲真的,他现在不是很缺文物,之所以收集起来,更多还是担忧这些文物流失到海外去。

    尽管他之前去扫荡了雾都和小日子这两个地方的文物,但民间肯定还藏有不少。

    其他更遥远的文物就不说了,仅仅只是八国联军半空圆明园这件事,就造成了不知道多少文物遗失海外或者被损毁了。

    最出名的如十二生肖兽首铜像、王作左守鼎、《绮春园射柳图卷》、缂丝佛像等文物,至今仍旧下落不明。

    听说这些文物最有可能出现的地方,应该就是卢鸡国了。

    可惜的是,周济民每次经过卢鸡国,都有事情,并没有去找这些古文物。

    毕竟,相比于雾都和小日子他们这两个地方,把文物都集中起来了。

    卢鸡国这边,更多是把文物给藏了起来,跟大海捞针一样,太难寻找了。

    整个卢鸡国有不少富豪,特别是那些贵族,有些贵族,光是城堡庄园就有好几个,鬼知道他们把文物藏在哪里了?

    在着名的波尔多地区,卢鸡国的葡萄酒基地,这里的城堡就有好几千个城堡。

    放眼全国,那城堡数量就更多了。

    所以说,周济民去卢鸡国这边找古文物,跟大海捞针,没什么区别。

    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他当然不会傻乎乎的去干了。

    来到地面之后,没等多久,吴成峰也出来了,瘦弱青年也跟在后面,表情很是颓丧。

    “同志,那些瓷器,真的一文不值吗?”

    “我相信你肯定不止问过我一人了,在我来之前,应该肯定问过别人了吧?”

    见对方点头,周济民接着继续说道:

    “要说一文不值,那肯定是不对的,按照普通的碗快,也能值个几毛钱呢。只不过,下面那些瓷器,估计也就是几块钱的价格嘛,毕竟那是民国的产物……”

    民国的古玩造假,绝对是最猖獗的时候。

    那个年代,兵荒马乱,军阀割据,不仅摸金校尉这个行业很发达,甚至是很多军阀自己都在纵容手下去挖掘古墓,以此来发军饷。

    前文就提及了陀罗尼经被,就是孙殿英这个家伙搞出来的。

    孙殿英为了施展抱负,发一笔横财,干起了老九门摸金校尉的勾当,他先后组织了一伙人,炸毁了乾隆帝和慈禧太后的陵寝,历史上将这次浩劫称为“东陵劫桉”。

    而类似孙殿英这样的人,纵观整个民国历史,简直数不胜数。

    只不过,大部分都是悄悄咪咪地进行盗墓,并不为外人知道而已。

    盗墓如此盛行,造假自然也不会落后多少,因为市场很火啊。

    毕竟哪里来的那么多古墓被人盗呢?

    而且很多坟墓看似只是埋在地下,应该很容易挖出来才对。

    可惜不是这样的,越是王公贵族的坟墓,里面的机关越多越复杂,像流沙坟墓等,像最为出名的咸阳始皇帝坟墓,谁敢动?

    再有就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坟墓,至今也找不到下落呢。

    没有那么多古墓,就没有办法挖到更多的古玩,就没有办法换钱。

    于是,造假就成为了新的出路。

    很不幸,瘦弱青年的长辈,应该就是其中的受害者。

    当然,不识货也是真的,众多瓷器当中,还有一个佛像瓷器,明显就是国宝级珍贵文物,偏偏被隐藏了起来。

    看到青年尴尬地站在原地不知所措,周济民洒然一笑,道:

    “那些瓷器呢,你要是想卖,也可以,不过,我给不了高价,而且我不会全都要,只挑几件,如何?”

    低头沉思了一下,青年摇摇头,表示全卖了吧,反正他是不想再看到那些瓷器了。

    民国时代的瓷器,就算是造假的,其实也有一定的价值。

    但,终究是有限的。

    周济民沉吟片刻,便点头应了下来。

    接下来倒是简单了,那个齐国车饰,是按照市场价格估价的,不高不低,青年肯定是没亏的。

    但那些瓷器,他肯定亏死了。

    带着众多瓷器和车饰离开了青年的家,周济民转头就把这些文物给扔进了仓库空间里面。

    算起来,他现在也不算缺钱了,但每次进行古玩交易,他还是习惯性地砍价。

    其实,如果参照当前的物价水平,他如此大规模收购古董,其实是亏钱的。

    可谁让他赚钱能力逆天呢,加上心疼这些古文物,亏了也就亏了,就当做是为做慈善了。

    仓库空间里,周济民拿起那个引起空间震动的佛像瓷器。

    左右观摩了一下,不得不感慨,民国时期的工匠,造假技艺几乎达到了巅峰。

    这种以假乱真的地步,就算是行内人,不细致地检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