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的威力有多大

    谣言的威力有多大 (第1/3页)

    杨广的第一刀,砍向了郕公李浑。

    李浑也是有些手段之人。他原是申阴公李穆儿子,李穆死后,孙子李筠继承了爵位。李浑害死了李筠,又构陷了他的表弟李瞿。这一石二鸟的手段,非常毒辣,基本扫清了能与他竞争的对手。李浑又找到他大舅哥宇文述,承诺宇文述,如果自已能继承爵位,就把自已所属封国的一半赋租赠给宇文述。这个诱惑打动了宇文述,帮他争得了爵位。没想到李浑这小子忒不地道,事成之后,就不认账,这种毫无契约精神的做法让宇文述大为恼火,也为自已埋下了祸根。杨广即位后,李浑屡次得到提升,改封为郕公。直到那首歌谣传到了杨广的耳朵里。

    杨广看着日渐强盛李氏门族,杀意渐起。做为皇帝的近臣宇文述,自是知道杨广内心的忌惮,于是结合着流行歌谣,添油加醋的说了很多李浑的猛料。宇文述的做法,着实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杨广立时收拿了李浑家族,派宇文述彻查。宇文述自是不会放过报仇的绝佳机会,直接弄了个造反的罪名扣在了李浑的头上。

    李浑的结果很悲惨,全族三十二人被处死,几乎灭族。这件事给了我们一个教训,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否则后果很严重!

    人是一种感性生物,内心的一个念头涌起,往往就很难收摄。杨广内心的猛虎已脱缰出笼,杀尽李姓之人的念头已无法阻挡。

    隋末的乱世中,在与李世民角逐天下的众豪杰中,有一枭难,名叫李密,此时正站在隋炀帝的身边。

    李密本是杨广的侍卫,是个很有才能的人,志气远大,本来想在杨广面前好好表现,弄个一官半职,施展抱负,奈何生不逢世,偏偏姓了李。如果他不姓李,而是姓张,或姓王,整个人生或许就不一样了,大隋帝要也许就不会被他搅得七零八落了。

    杨广看着黑不溜秋的李密,对宇文述说道:“这小子看我的眼神不太友好,赶紧让他滚蛋!”。李密就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