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的纷争(2)

    列王的纷争(2) (第2/3页)

目光转向了东北方向——河南河北。那里,决定了李唐王朝最终会成为一个大一统的帝国,还是偏隅一方的地方政权。

    关中陇西等地虽然在战略上很重要,但其人口还不足隋朝的四分之一。而河北河南等大平原地区,却是中国最富庶的地方,这里的粮食产量,足够养活全国人口的半数以上。与此同时,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把淮河流域、长江流域和京师连接起来。而淮河、长江流域也变成了越来越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这里的粮食可以通过运河源源不断的输往京师。

    隋炀帝沿着运河航线,在河南河北的南部建造了几个大粮仓,以贮存粮食,这些粮仓成为各路叛军主要争夺的地方。对于一个想要重新统一全国的王朝来说,牢牢地控制富庶的河南河北等地,是当前的最重要的战略需要。

    但在东部平原上,却盘踞着阻碍李渊统一中国最难对付的四位大哥——李密、窦建德、王世充和宇文化及。这四个人每人都是手握重兵,久经战场,雄据一方的霸主,每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王世充和宇文化及分别立了隋炀帝的后代杨侗、杨浩为帝,然后又废掉,各自称帝。这二人的军队都是由隋帝国的残余力量转化而来。

    李密投靠翟让的瓦岗军后,杀掉了翟让,统辖了翟让的全部军队。李密的军队战斗力还是比较强的,有单雄信、王伯当、秦琼、徐世勣、程咬金等一众猛人,这些人里有很多后来都归附李世民,成为唐朝的名将。

    与隋未诸雄相比,窦建德算是出身比较卑微的了。但他是最早起兵反隋的叛乱领袖之一。窦建德当过里长,相当于一村之长,比较讲义气,属于那种一诺千金、仗义疏财类弄的。后来犯了点事,被迫逃亡,碰上大赦才又回到乡里。

    隋未天下大乱,窦建德家乡漳南县各股盗匪横行,屠杀抢劫当地百姓,唯独不到窦建德的家乡骚扰。县里觉得这小子肯定通匪,就把他全家都抓起来杀了。这可真是官逼民反,本来窦建德还不想造反,而漳南县官做法却为大隋帝国逼出来一位掘墓人。

    窦建德在家破人亡后,马上参加了叛军高士达的队伍,因为他能与士兵一起吃苦耐劳,不爱钱财,所以身边很快就聚集了一大批肯为他卖命的人,逐渐成长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占领了山东广大地区和河北北部。

    这就是李唐王朝东进需要面对的四位大哥。但在这场群雄逐鹿的大角逐中,李渊却占尽了优势。关中地区属于易守难攻的地方,在军事上处于一种相对安全的地位。李渊在这里很容易积蓄力量,静待对手的消耗。

    反观处于河南河北中原地区的几位大哥,没有天然的防御屏障,整日里提心吊胆的,不知哪里会冒出来个猛人取自已而代之。而这几位大哥互相之间还得提防着,军事力量大多用于防御,根本无瑕对唐用兵。

    对于李渊来说,这就相当于在一场群殴中,所有对手都被捆住了手脚,只有挨打的份儿,而没有伸手打人的可能。李渊则是想扇谁耳光,伸手就打,想踢谁屁股,举脚就踹。仗打到这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