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本为一体,不分彼此

    第三百一十九章 本为一体,不分彼此 (第1/3页)

    弥勒佛祖只能不在家。

    他若是在家的话,黄眉童子怎么偷跑出来?

    若那时再追究起来,可就不单单是一个管教不严之罪了。

    大圣不等师父询问,便主动向师父说道:“师父,弟子灵山见佛祖时,守山的罗汉说佛祖正在镇压魔界裂缝,因而不曾见我.只传了一句话来,说是:但尽人事,莫问前程。”

    阿弥陀佛。

    法海与大圣国师王菩萨齐齐向着西天方向行了一个佛礼。

    普渡众生,哪里能见到什么前程。

    无非一个三界生灵,做些自不量力但却无愧于心之事。

    至于黄眉童子下凡之事所涉及到的后续,显然是不用他们操心了,否则倒不如直接把戒律院首座的法印,交给三藏法师。

    净琉璃世界。

    药师光王佛坐在莲台之上,看向的自己面前大腹便便且始终一副笑面的弥勒佛,“师兄怎来吾这东方净土?”

    “此多事之秋,讨个清净。”

    药师光王佛想了想,道:“贫僧听闻取经人几近灵山,佛门大兴在即.在此关键师兄不激流勇进,弘扬佛法,却来贫僧这里躲清静想必是遇见了难事,可有效劳之处?”

    “呵呵呵。”弥勒佛笑了一阵,道:“无妨,无妨世人都说我大肚能容,笑口常开大慈弥勒菩萨,却不该有这般忧愁之态。”

    药师光王佛道一声,“我辈僧人发大宏愿以成道,既是功德,亦是枷禁师兄以大慈之名庇护许多弟子,如今终见因果。”

    对于药师光王佛的话,弥勒佛并没有做出回应,依旧是一副笑容,而在这笑容之后,究竟还隐藏了什么,或许无人知晓。

    大慈者,带给众生快乐,是佛菩萨对一切众生广大的慈善心。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容易。

    两者差距,或许可从大悲观世音菩萨在人间的名望略见一二。

    甚至于说三界众人知弥勒佛者与知观世音菩萨者相比,差有几何?

    大慈弥勒菩萨?

    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师兄弟两个对视一处,相顾无言,一时陷入沉静之中,亦或是论而有感,正在参禅悟道。

    弥勒佛坐在药师光王佛对面,他们是真正的同门师兄弟,同为西方二圣的亲传弟子,除了他们二人之外,还有当年被逐出佛门的紧那罗菩萨以及入了地府的地藏王菩萨。

    另外还有一位小师弟——

    “吾本是西方准提教主门下亲传灵童转世。”

    黄眉童子被送入轮回之后,大圣国师王菩萨与三藏法师便借着这小雷音寺坐而论道,而大圣国师王菩萨张口便说出来了一个叫在场众人震惊不已的开场白。

    嘶——

    这可不是什么小事。

    法海的神情也顿时严肃起来,虽然不知道这位菩萨来寻自己有何目的,可不论是他的哪一重身份,都得叫自己谨慎对待。

    西方圣人的亲传弟子,转世成为了杨天佑,并且与玉帝的妹妹天庭长公主瑶姬成亲,而后的结果是

    很显然,对于这知道的人才知道的事情,那些不知道的人,是不可能知道其中的细节的。

    即便是法海师徒,对于当年的往事也不过略知一二,而今日.似乎那些遮盖了真正内情的神秘面纱,就要向他们解开了。

    这是个麻烦事。

    法海是个痛快人,他一向不愿意沾染麻烦,对于此类事件,若非必要他是不会过多接触的。

    都不用往深处想,只是稍稍捋一捋几位涉事者的身份信息,便住够推断出其中隐藏的各类纷争。

    比如:大舅子与妹夫之间的矛盾;

    佛门与天庭之间的冲突;

    杨天佑与大圣国师王菩萨之间的存在关系;

    等等——

    法海自认为自己是个高僧,但这些问题.似乎还不该自己这样一个行走在人间的凡僧来处理吧?

    但大圣国师王菩萨与杨天佑就是如此准确的寻到了自己,再加上此事涉及到了二郎真君的父亲,若稍有不慎.恐怕会还会间接影响到一位无可替代的三界司法天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