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朕狠狠的羡慕了;能得孔圣指点,乃贫僧之幸

    第四百七十四章 朕狠狠的羡慕了;能得孔圣指点,乃贫僧之幸 (第1/3页)

    成仙?

    成佛?

    那有什么意思?

    正如御弟三藏法师一样,人家明明一个念头便可以成佛,却始终以一个凡僧的身份行走三界,也就是如今要立下宗门,这才应下了如今这唯识宗初祖的身份。

    李世民在了解到人族先贤可以飞升火云洞之后,这心里面便总也安分不下来了。

    虽然他是紫薇大帝的化身没错,但也正如当年伏羲大帝所言,既转世为人,便是人。

    这是人族的特性。

    至于那些主动舍去了自己人族身份,反而要是成妖入魔的,终究也是少数。不是目光短浅之辈,恐怕就是有些迫不得已的苦衷。

    李世民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做到怎样的地步才能有飞升火云洞的资格,但在自己之前的秦皇汉武,两位此两位可称得上是千古大帝的人间帝王,依旧没有这个殊荣。

    据李世民了解,除了当年的三皇五帝,以及几位功绩出众人王之外.剩下的便是引发了当年百家争鸣的诸子,但那也不是人人都能这个资格。

    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当年诸子即便没能飞升火云洞,也都被天庭招揽走了。

    比如医家的扁鹊的,兵家的孙子,公输家的鲁班等等。

    飞升火云洞的,如孔圣人及其门下诸位弟子.

    但也有一部分,隐居人间,既不受天庭招揽,也不去火云洞受约束的如墨子、鬼谷子等。

    但对于李世民来说,似乎飞升火云洞,就成为自己当下为之奋斗的一个的目标可想要如愿以偿,那又得立下多大的功业才行?

    最起码也得开创一个时代吧?

    那么朕要率领大唐的铁骑,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

    一统神州,恐怕不太够。如若四洲皆在大唐掌控之下.

    千古一帝?

    错!

    万古圣皇!

    李世民心中的畅想,瞒不过法海的双目,他只是淡淡说了一句话:“陛下似乎有些好高骛远了。”

    三藏法师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入耳之后,却直刺心灵,将他此前的“妄想”涤荡一空,李世民这才回神,但他也不在意,反而小声向三藏法师问了一句:“御弟以为朕之所想,能够几分成算?”

    “大秦奋六世余烈,才得以一统神州。”法海也不是看不起李世民,而是说其余三洲的情况根本同南洲天差地别,只是凭借大唐一国之力,就想要完成一统四洲的伟业,无异于痴人说梦。

    西洲的灵山,北洲的妖蛮以及东洲的仙门大宗,便绝不是现阶段大唐能够轻易招惹的对象。

    况且打仗是要死人的。

    若只是为了自身功业,大唐天子就要挑起四洲大战,那么对于这样的战争,法海也是绝对不会支持的。

    虽然法海不忌杀生,但这也确实跟法海所修佛法相违背。

    而且,若李世民当真因为这样的理由去发动战争,恐怕也不会得到火云洞的认可。

    除非师出有名。

    若己方是正义之师,那么情况自然又不一样了,而其中的理由法海甚至都能够设想出一些来而对于李世民来说,以他麾下的智囊团,想要找出些个缘由,其实也并不算难,区别只是在于.只是单存第一个出兵借口,还是真心而为之。

    如向西洲发兵,可假借清理无道佛宗,愚昧人族思想,大唐兵锋所向,是为了真正开化西洲人族的思想,救他们出苦海;

    陈兵北洲就更简单,斩妖除魔,天经地义,大唐作为人间第一帝国,有责任扫清寰宇,立天下太平;

    真正麻烦的是东洲,那边儿可都是神仙洞府,大派宗门

    不过若大唐当真有一天,扫平了西、北二周,东洲自然也不可能视若无睹.双方迟早会有一战。

    而真到了那个时候,恐怕就不简简单单是人间的事情了,玉帝恐怕都坐不住了。

    对天不敬的帝王,当年又不是没有出现过。

    始皇帝嬴政之所以暴毙于东巡之途.恐怕也有这方面的关系,即便他此前并没有露出要伐天的意图,但他也是实实在在的破山伐庙,要断绝神祀的.断了神明的香火来源,在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