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在大唐当“朝廷鹰犬”

    第六百二十七章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在大唐当“朝廷鹰犬” (第3/3页)

通这一点,师父不在山中,只凭他们两个也实在是没有什么底气。

    毕竟夜长梦多,大唐玄甲军在梁山受阻,迟早是要惊动朝廷的。

    即便是不派薛仁贵过来,但大唐如今可不缺与费长房实力相仿的将军,随便派几个过来驰援就算是凭借护山大阵与梁山天险能够坚守一些时日,可久守必失的道理,他们也还是明白的。

    一旦梁山失守,他们这些啸聚梁山的妖邪,可不见得能讨了好。

    那个想要投诚朝廷,恐怕都晚了。

    不良人都不收他们。

    大唐不良人,虽然在整个三界还没有什么太大的名声,但是在大唐境内的妖魔,无不闻之而色变。

    而袁天罡绝非是什么善类,他通常在对付大唐境内那些为非作歹的妖魔时,都不是派遣不良人中的正经修士去做,而是那些接受了不良人招揽的妖族亦或是邪修去动手。

    用妖邪来对付妖邪,此等手段虽然好用,但如若掌控不好,很容易就会反噬自身。

    但袁天罡显然是个有手段的,那些妖族邪修,在他的手中都被治理得服服帖帖再加上他们也甘愿臣服于贞观大帝的威名,故而眼下调度起来,还是没有什么阻碍的,也都很乐意竭力效命。

    最起码,他们自认为在大唐当“朝廷鹰犬”,似乎比在山野之间当妖精,日子过的要舒服太多了。

    别的部门不知道,总之成为了不良人的妖族,那朝廷都是包管了他们的吃住的,并且每月还有俸禄可以领取.总之,若是再给他们一个选择的机会,他们还是会选择成为加入大唐不良人的序列。

    其中也并非没有吃里爬外的,他们的下场就不必多言了.叛徒,尤其是被抓住的叛徒,他们的结局一般都有着高度重合的相似。

    洛阳城。

    “咱们什么时候去长安?”原本是为了对付张果老,而从北俱芦洲来到南赡部洲的蝙蝠老祖,这会儿他的心情也实在是亢奋不起来,因为就在刚才从北俱芦洲传来一个消息,言说蝙蝠一族的蝙蝠洞已经被袁天罡全数清理了,除了极少数的蝙蝠逃之夭夭,绝大多数的蝙蝠族人都选择归顺大唐。

    这样的变故,就算是正在经略北俱芦洲的普贤菩萨也未曾预料到,他还向小白龙他们说道:“此前听闻三藏圣佛与二郎真君言说,担忧女魃娘娘离开三界之后,南洲与北洲之间失去了屏障,会导致北洲的妖魔南下入侵大唐可如今女魃娘娘还没走呢,这北俱芦洲中的蝙蝠洞,便都先成了大唐的地盘,往后究竟是谁该堤防谁.恐怕还是两说呐。”

    普贤菩萨的担忧,其实不无道理,大唐发展之迅猛,早已经引起了三界各族的警示。

    西洲虽然有灵山的佛祖开摆,但原本那些西方教的弟子,如弥勒佛、药师佛之流,却不敢放松警惕,任由大唐发展而自身无动于衷。

    他们也在想方设法的唤醒西洲人族的血脉之力,可效果毕竟有限。

    即便是有些顺利觉醒的,可带来的力量增幅,却远不如南洲人族甚至这些西洲人族自以为掌握了力量,想要发起反叛的时候,佛祖只是将之前研究天子帝气时,创出来的天子功法《如来神掌》传授给了天竺皇帝.叛乱就被轻而易举的荡平了。

    佛祖更是直言,天子功法也只能是让天竺皇帝勉强守成,想要开拓.那恐怕真没那么容易。

    毕竟现在西洲各国,各有各的强横之处,各自争霸一方,尚且没有一国能够拥有压倒性的力量,一统西洲。

    那么对比就是显而易见的,分裂的西洲各国,其气运自然是抵不过统一的南洲大唐的。

    与西洲一样,东洲面临同样的问题。

    而且东洲各国,真正的话事人并非是各国的国君,而是那些横压在凡俗国境头顶上的仙宗们而仙宗在得知大唐臣民人族血脉之力相继觉醒情况下,他们选择是封锁消息,并且检查他们各自仙宗之下的凡俗国境之中,是否也有类似的情况的发生。(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