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求追读】

    第29章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求追读】 (第1/3页)

    书房内。

    “斌儿,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

    过了许久,曹操回过神来,目光定定地看着曹斌,质问道。

    “今日书房之事,吾若是在外面听到半点风声,尔等当知吾手持利刃也。”

    说完之后,曹操又将目光看向身边的荀彧、贾诩、许褚三人,目露杀机。

    他想不到,这个孙儿居然如此大胆,公开说要废除察举制。

    曹操心里颇为欣慰,因为他自出生就被打上了宦官之后的标签,与察举无缘。

    但他却不得不依靠察举出身的士人官员,来帮助他治理天下。

    所以,哪怕察举制再不好,他也只能捏着鼻子,默认它的存在。

    今天的谈话若是被传出去,那他的大孙儿势必被天下所有世家大族所忌恨。

    这样一来,曹斌未来的前途将受到非常大的恶劣影响。

    “主公明鉴,我等今日一直都在处理公务,未曾离开丞相府。”

    荀彧、贾诩、许褚三人对视一眼,立马向曹操保证道。

    听了曹斌的侃侃而谈,贾诩心里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望尔等好自为之。”

    曹操又警告了一句。

    “大父,孙儿知道您的担忧,孙儿自己又何曾不知。”

    看着老曹的动作,曹斌心里明白,这个便宜爷爷是为他着想。

    当即对老曹的好感上升了一个阶段,认可了这个便宜爷爷。

    老曹虽然有许多缺点,但对自家子孙后代是没得说。

    “大父,经过近四百年的时光,察举制已经成了世家大族们的私有玩物,寒门士子以及下层平民根本无法触及。”

    站起身来,曹斌从书架上抽出一册书递了过去,说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孙儿苦思冥想,写下了这个法子,您可以先看看再说。”

    书名,《论察举制的弊端与科举制详解》!

    此前,曹斌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份。

    他还想着,若是实在不行,就将此书传给后代,留待日后做为子孙后代的晋身之阶。

    不曾想,竟然摇身一变,成了老曹的孙子。

    这样一来,这本书直接就给老曹看一看好了。

    “好,大父先看看。”

    曹操没有拒绝,这毕竟是大孙的一番心血。

    就算废除察举制的想法再幼稚,也值得他重视。

    接过书册之后,他开始看了起来。

    前面陈述了察举制的来历与其发展历程,还有如今出现的各种弊端,曹操自是心知肚明。

    但他没有直接略过,而是仔细看了起来。

    察举制设立之初,对天下稳定和王朝统治有着极为有利的一面。

    其一,在察举制设立之初,个人的社会背景、家庭出身不再是选士任官的唯一依据。地方士人只要有真才实学,有一定的社会威望,或有值得称颂的道德品质,就有可能成为察举对象,从而登上仕途。

    其二,察举制有利于招徕各类人才。察举科目众多,有孝廉、秀才、明经、明法、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孝悌力田等不下十几种,而且又让熟悉地方情况的州郡长官亲任察举官,针对各类人才作为察举对象,选士任官,这无疑有利于王朝的统治。

    其三,察举制有利于中央集权,在察举制下,察举权虽下放到地方,但官吏任免权最终由中央掌握,中央仍可自由委派官吏。

    其四,察举制实行之初,一般都能保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