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半导体之难不只一个光刻机】

    第179章【半导体之难不只一个光刻机】 (第2/3页)

放大,单步良率90%的时候最终良率是0%;单步良率99%的时候最终良率是0.7%;单步良率99.9%,最终良率60.6%;单步良率99.99%,最终良率95.1%,单步良率99.999%,最终良率99.5%。

    由此可见,只有单步良率达到了5个n的时候,最终良率才能达到99.5%的水平,这也是半导体设备的难点所在。

    在半导体设备的制造环节,可以分为前道晶圆设备制造、封装设备以及测试设备。

    其中最关键还是前道工艺设备。

    这也是资本开支占比最高的,在去掉产房以及验收等,前道工艺设备的投资占了总比的百分之七八十左右,如果制程精度越高,这个比例还会更高,比如当达到16纳米以内的时候会达到85%的比例,7纳米以下会更高。

    前道设备的工艺流程具体又分为:氧化扩散、光刻、刻蚀、离子注入、薄膜沉积、抛光、晶圆检测等环节。

    在当前全球半导体设备的竞争格局中,各大环节的头部企业都被外国寡头企业垄断,国内企业基本够不着第一梯队的影子,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半导体设备存在三大壁垒。

    第一是技术层面的壁垒,首先一个就是半导体设备是由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组成的复杂系统,而将这些零部件有机的组合成一体,并且实现想要的精度在纳米级上的操作。

    第二个壁垒就是要保障这些纳米级操作的基础上实现超高良率,要知道即便良率在90%的情况下,最终产品的良率也是零。

    第三个壁垒就是在保障设备精度和良率的基础上,让它持续稳定的生产,这一点也导致了行业天然形成寡头垄断。

    如果从客户验证的角度而言,因为半导体设备本身和产线的复杂性摆在那的,单设备的良率以及稳定性对整个体系环节会产生累计效应,从而造成潜在的巨额损失,这也是晶圆制造厂对于上游设备验证、验收有着极为严格要求的原因。

    而一旦符合厂商的要求,那是很难去替换其它厂商的设备,原因就是换设备厂商要面临巨大的风险和验收的时间成本,这就造成了半导体设备全球寡头垄断的格局,厂商跟这家企业达成合作之后大概率就会一直合作下去,不到万不得已都不会轻易更换合作伙伴。

    在半导体前道工艺制造设备里面,方鸿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