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投京栋,大强子还是可以的】

    第304章【投京栋,大强子还是可以的】 (第2/3页)

间节点的京栋,其估值不会超过3亿美元。

    早在2007年4月份,京栋获得今日资本1000万美元的融资,到了次年即2008年12月份,今日资本、雄牛资本以及亚洲着名投资银行家梁泊涛的私人公司等机构再次给京栋融资2100万美元。

    方鸿把一份整理好的与京栋有关的材料递给田嘉奕并补充道:“尽快与其掌门人接触,敲定下来。”

    田嘉奕接过材料打开看了看,过了一会儿,看了材料内容顿时双眸圆睁,旋即抬头望着方鸿道:“你要投25亿给京栋?据我所知,京栋目前的估值业内普遍认为在2亿美元左右,你这是给京栋风险投资还是要直接买下来?”

    投资25个亿,换算成美元约合大约3.35亿美元,比京栋现在的估值都高。

    方鸿与美女助理显示着笑呵呵地说道:“我赚的钱虽然跟大风刮来的差不多,但也不是人傻钱多的地主家傻儿子,这个数字是我认真算过一笔账得出的结果。”

    田嘉奕顿感无言,加入群星资本以后给他的感觉确实如此,赚的钱真的就跟大风刮来的一样简单,属实离谱却又实实在在是这样的情况。

    公司现在真的是穷的只剩钱了,现在大a也套现出来了。

    方鸿继续说道:“根据我的推算,大强子想要在大城市做成重资产电商模式,至少需要20个亿左右,多少钱建仓库、多少钱建物流中心、多少钱做固定资产投资,没有20来个亿是搞不定的。”

    京栋的模式和阿里的模式不一样,为此两大电商公司的创始人也在不少的业内论坛大会上吹牛皮的时候对过线,阿里的创始人直言,京栋这样的商业模式注定玩不下去,很难盈利,当时的大强子也无言反驳,因为现在的京栋确实处于“巨亏”的状态,盈利对于大强子来说简直就是做梦。

    田嘉奕不禁若有所思道:“我听过阿里的创始人曾经在某个互联网大会上吐槽京栋的商业模式,他说京栋什么都做,这样的商业模式几乎是个无底洞,不做转型,未来几年内的员工数量会大幅飙升,按照马总预测未来十年之内可能每年会有3亿包裹。”

    田嘉奕看着方鸿又道:“这么计算下来,理论上京栋可能要上百万员工来完成快递的交接,光是这么多员工就会让你管个够,让你睡不着觉。我倒是觉得他说的蛮有道理,京栋的商业模式确实有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