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争议】

    第555章【争议】 (第2/3页)

    至于天文爱好者这个圈子,同样也是讨论的火热,圈内现在几乎都是“巡天空间望远镜”的各种话题,这望远镜还没出来就已经是红的发紫,紫的发烫。

    最为火热的话题有诸如“巡天空间望远镜”跟“哈勃空间望远镜”对比哪个厉害,也有较为专业的爱好者指出两者的观测任务完全不同,哈勃是主打可见光波段,而巡天是红外波段观测,巡天更应该跟“鸽王之王”的“韦伯空间望远镜”对比才对。

    而另一个火热的话题毫无疑问就是巡天空间望远镜的预算规模了,大家看到预算规模数字写着750亿至1000亿元人民币的预算规模,眼球都惊掉了一地。

    实在难以想象为啥要花费这么多的钱,各种解读也是众说纷纭。

    因为自然科学基金并没有详尽的去解释为啥要拨款这么大的预算规模,这是方鸿刻意授意这么做的,支持基础科研、天文学的发展是一方面。

    但另一方面方鸿更加看重的是以“巡天空间望远镜”这个项目为纽带去带动升级背后的高精尖产业链,这个事情目前不宜过分宣传,短板补齐之前尽量少去刺激阿美莉卡,包括以后参与进来的企事业单位、科研单位和研究员,都得要求他们保持低调。

    有好消息都给我压着,并且时不时的放出坏消息,给外界一种这项目多半是要打水漂的信号。

    这么做利弊都有,但利大于弊,一方面能让阿美莉卡放心,另一方面压低公众的期望值,到时候就算失败了也不会有太大的冲击,预期本来就不高嘛,而成功了就是超预期。

    研发期间各种出坏消息,发射之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时间周期跨度这么长,真到了2020年的时候也可以不用演,不装了,直接摊牌了。

    因为到了2017年后,阿美莉卡就开始进入一系列的打压,尤其是高科技领域的打压,到2018年左右就可以不用演、不用装了,到时候一连串压着的好消息就能持续不断的放出来提振所有人的信心。

    以重大的基础科研项目来带动高端技术产业链的升级,这是方鸿的一个思路,一个“巡天空间望远镜”项目肯定是能带起一批相关领域的技术企业的。

    同样的逻辑,包括前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