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邸报与民报

    第四十一章 邸报与民报 (第3/3页)

数时候可能只是听别人说说,就觉得有道理了。”

    “与其让那些贪心不足的地主士绅胡乱编排您的是非,咱们不如自己来做这个引导言论的人。把发声的喉舌掌握在自己手中。”

    雍正和胤祥都是头一回听到这个“舆论”和“喉舌”的说法。

    但这个说法很形象,他们也都久经朝局的明争暗斗,一听就懂了。

    池夏看雍正意有所动,想起他跟曾静隔空打嘴仗的“黑历史”,赶忙道:“不是《大义觉迷录》那样的,那是错误示范。”

    他上一世被人罗织了“十大罪名”后,自己写了《大义觉迷录》来辩驳,还非要一意孤行地刊发,辟谣没成功,反倒成了别人攻击他“心虚”的武器。

    雍正讪讪闭上了嘴。

    池夏补充道:“舆论战,那得是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的。”

    胤祥若有所悟:“类似我们明发的邸报。”

    池夏点头:“对!就是邸报,但邸报只有官员能看到,我们要发一个更通俗的,只要识字就能看懂的报纸。”

    “为了吸引更多人看,我们还可以在报纸上发一些“皇室人物动态”、“文人墨客诗词”,甚至是连载话本故事。”

    “对于不识字的人,也可以让各地官府征调说书人,让他们每天定时“读报”、“讲报”。重点是,要把报纸打造成权威、官方,值得信赖的渠道。”

    池夏想了想现代的报纸,其实还有很多其他内容。

    比如填字小游戏拿奖励,刊登广告实现盈利等,这些也都能在后期完善。

    她一股脑地说完,忽然意识到她说的这些已经算不上是“灵光一闪”的主意,而是一个基本成熟的舆论体系了。

    作为皇帝的后宫,她说得有点太多了。

    一回头果然见雍正认真地看着她,带了审视的目光。

    池夏心里一凛,攥紧了手指。

    雍正看到她的小动作,忽地一笑:“你紧张什么?”

    池夏赶紧跪了下来,不敢吭声。

    雍正却问:“你说的很好,如果朕想让你来做这个“民报”的实际操纵者。你可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