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太后训诫

    第四十二章 太后训诫 (第2/3页)

死了十七八回了。

    只是他原本想要对几个江南粮商下手,如今被点名挂了号,也只能收着点,不敢在这风口浪尖有动作了。

    这些天京城几个大的酒楼客栈里,新来的说书人都在说哪个粮行价格又降了,哪个粮行没降价,但是买一袋大米送一袋苞米粒。

    说着说着就说到了新种子减产的缘由,据说新种子每一株结的穗都比原本的种子多好几倍,只是因为种子被人毁坏了一部分,才会减产。

    有人问起这恶毒的人是谁,说书人也只笑笑:“咱们小老百姓哪里知道天家皇子阿哥们的恩恩怨怨。”

    这场价格战来回拉锯了将近一个月,胤禟那里到底是弹压不住粮商们了。

    眼看江南商人从他们的八成价格一路降到他们一成的价格,基本上已经和饥荒前的粮价持平,痛痛快快地把所有粮食出掉,拍拍屁股回了江南。

    粮商们刚松一口气,又有川蜀的商人押了好几船货物进了城。

    等打听清楚这几船全是粮食。立刻有人回家开了粮行的大门,在门口挂起了“赈济百姓,平价出售”的招牌。

    粮商们都是贴了毛比猴儿还精的人。

    其余众人一看,更是纷纷跟进,生怕慢了一步高价收来的粮食就要砸在手里。

    明摆着要亏钱的事谁也不肯做,再加上京城那些流言,明面上虽不提,私下里各个都赶紧赶忙还完了欠胤禟的银两,千方百计回避着跟胤禩胤禟扯上关系。

    ~~~

    夏日的骄阳肆意地挥洒着热力。

    从那日答应雍正要做“民报”起,池夏基本上就告别了躺平生活,每天都得到养心殿“上班”。

    雍正专门给她配了两个翰林学士,一个负责政治“新闻”,一个负责诗词歌赋,文学解析。

    这两人口风很紧,据说原本都是雍正自己专属的“文字秘书”。

    池夏则挑了一本现代人人都耳熟能详的武侠小说作为开篇连载故事。

    第一期的民报只有两张纸,发布了两个重磅消息:

    一是新皇登基,今秋将加开恩科,二是即日起,每天都会有一名太医在京城的同泰堂坐堂看诊,有需要的可以到同泰堂来就诊。

    报纸在各地的驿站出售,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