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人傻钱多?

    第五十八章 人傻钱多? (第1/3页)

    池夏还惦记着有船搞“走私”活动这件事。

    雍正便让年羹尧和岳钟琪扮做收洋货的商人,到画舫店家说的几个地方溜达了一圈。

    俩人回来的倒是挺快。

    附近的百姓就知道,确实会有船不停靠市舶司,在他们这儿先卸一点货。

    商人们也都挺愿意私下接手这些船。他们不说卖,就是“互赠”,你赠我洋货,我赠你丝绸茶叶。

    有好茶好料子时,洋人们出手的价格一般都还很高,给的“回礼”很是不错。

    这种“擦边球”严格意义上来说当然是违背了朝廷国外的贸易必须要经市舶司的法令,但多数时候民不举官不究。

    百姓和商人们都乐意,官府也就睁一眼闭一眼。

    年羹尧和岳钟琪打探完回来也觉得没什么了不起。

    年羹尧先给说了一遍情况,又道:“我们还真赶巧了,遇到了一条船,说是什么佛郎机国的,卖的就是些葡萄酒、望远镜、自鸣钟之类的,没什么新鲜东西。”

    他贡品都见过不少,自然不觉得这些普通货色有什么新奇。

    看了一眼池夏,别扭了一下,才补充道:“没有娘娘说的烟丝大烟之类的东西。”

    岳钟琪也道:“臣也瞧了,咱们这边换出去的以茶叶为主,红茶绿茶都有,绿茶更多一些。其次就是苏绣、杭绣的丝绸,哦,还有冰糖,也换出去不少。”

    池夏听完好奇:“互换的数量多么?”

    “倒也不多,就那么一条不大的船,全装满才多少东西。”年羹尧不大看得上:“就算从市舶司走,也征不了几个钱。”

    池夏下意识觉得偷税漏税是大事,现代海关是连代购都要查的。

    更别提这种一整船一整船漏的了。

    她皱眉道:“没多少钱也是钱啊,积少成多,聚沙成塔。”

    这俩带兵的,还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说完就求教雍正:“那咱们市舶司的关税是多少啊?”

    雍正:“每百抽三吧,大约是。钱确实不多,其实支持市舶司运转就得开销这么多钱。”

    作为“天朝上国”,市舶司对外国商品象征性征收的那点关税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年羹尧更是直接道:“咱们何必跟洋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