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赴任、读书与国粹

    第69章 赴任、读书与国粹 (第2/3页)

廷的栋梁之臣!”

    这话是王华心坎上的话,

    虽然这个孩儿常惹他生气,但要说出人头地,大概也数他为最了。

    而且东宫为何特地提到他这个儿子,也是王华心里嘀咕的地方,也许是什么关口碰见了。虽说这次去西北路途遥远,肯定也辛苦,但怎么看也是锻炼的意思。

    “儿孙自有儿孙福啊……”

    二月初二日,京师城墙之外,旌旗猎猎,战马嘶鸣。

    王越骑马最后回望了雄壮的北京城,王鏊、王守仁列在其后也是一样的回眸。

    “我想到了殿下对我说过的一句话。”王鏊开口说的这句,不等旁人问,他自顾自的往下说,“殿下说,我大明有钱有人,绝不可让人给欺负了!”

    这话虽是出自文臣之口,却有让在场几十名武人握紧缰绳的力量。

    “随我赴任!”王越一声大喊。

    “是!”

    轰然一声响,之后则是马蹄溅起灰尘如烟。

    ……

    ……

    在宫里,有两样事情比较受人瞩目,一是内阁首揆徐溥身体实在是熬不住了,所以再一次向皇帝乞求致仕。

    皇帝同意了。

    弘治和臣子们的关系还是很好的,况且徐溥确实是年纪大了,不是因为君臣矛盾等其他的原因。

    他身边的人也都知道,老人家眼睛看东西看不太清楚,哪怕退休了还要去治眼睛。

    所以一切倒也平静。

    徐溥致仕之后,

    刘健接任内阁首揆的位子,李东阳、谢迁紧随其后。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

    这新一届的内阁出来了,总是要干出点什么事来吧?所以眼下最为重要的事是什么?

    这也就是前文所述的第二件事:东宫出阁讲学。

    当徐溥离开的时候,朱厚照就知道这一天自己是逃不过了。而且按照去年皇帝下的旨意,基本上时间也拖不过去了。

    唯一能再拖上一拖的,就是‘选个吉日’,

    吉日总归不是明天,那自然就往后靠了。

    不过这一点朱厚照并不关心,因为对他而言也没什么意义。

    他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练字、射箭,若是得空也会锻炼锻炼身体,跟着张永做几组武术动作什么的。

    因为对自己有要求,这个要求就是,以后要成为一个文武双全、兼具才情的少年天子。

    少年天子不能只是年轻风流,最重要的是要足智多谋、握天下之权。

    朱元璋对皇子的教育是很注重的,按照他老人家定下的规矩,一个孩子读书的任务还是蛮重的。

    所教授的内容也很多,一般以《大学》、《尚书》这类传统的四书五经为主,除此之外也会学习《资治通鉴》、《帝范》,里面都是历朝历代哪些是昏君、哪些是明君这类东西,目的就是教皇子当个好皇帝。

    除此之外,我大明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