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矫枉不可不过正

    第111章 矫枉不可不过正 (第2/3页)

    绝妙的位置。

    他又想,周经这人也是个暴脾气,也很有原则,想来即便和太子的思路不对,但分田到人的本心他是要坚持的。

    那么实际上山东的局面就是钦差、镇守太监、知府知县、锦衣卫全都向着同一个目标。唯一会有反对声音的各地方官员又归属内阁……….

    「宾之,内阁再给此次涉及侵夺田亩桉的各省份去一道急递,重申陛下和殿下的良苦用心,务必使他们加快进度,实心办差。要他们记住,这是圣命,圣命不可违!否则定斩不饶!」

    这个看似老实的家伙,左一句圣命,右一句圣命,背后却全是心思。

    朱厚照当然也收到了杨廷和递上来的密信,

    这封密信里实际上已经在给皇太子建言,请他注意有些官员开始使用‘阉党,一词了。

    「朝廷要分田给百姓,官员却将这类官员说成是阉党。」王鏊跟着太子越久,便越觉得这世界和他之前理解的世界不同。

    其实这也正常,就像大太监刘瑾曾经想把军屯这事儿给整理清

    楚,魏忠贤还收过工商税。你干这种事,得罪了既得利益阶层,不叫你阉党叫什么?

    王鏊心中只觉得一阵煎焦,「臣知道,殿下做事,从不会毫无因由,当初是为的什么?要派出山东的镇守太监?」

    朱厚照走出殿门,其实这些他都清楚,这就是文官在舆论上给出的压力,但他没办法,只能这么做。

    「当初本宫接到消息,知道有人要倒杨廷和,因而我担心他们会以破坏山东的大局为政斗的手段,情况紧急,那种时候不找太监,本宫又能找谁?」

    现在没有酿出什么恶果,他很满意。

    至于说阉党不阉党,这是舆论场上的斗争,来就好了。

    「没想到,情势逼着殿下不得不用上太监。」

    朱厚照倒没王鏊那么多多愁善感,他望着红色的紫禁城,像是在说给王鏊听,也像是在说给自己听,「矫枉不可不过正,事急不可不从权,一家哭总好过一路哭,百官哭总好过百姓哭!无论如何,本宫这颗决心不改,不管用什么方法。其目的,就是要让天下人明白,我朱家的天下没有贪官墨吏的容身之所!」

    这话讲得他自己都有些热血,以往他只是历史的旁观者,现在却是历史的亲历者。

    男儿之志,壮怀激烈,缔造盛世,四方来服!

    王鏊看着太子的背影入了迷,恍忽间他仿佛看到了那些有名的历史帝王的身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