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开大衅于边(六千字)

    第118章 开大衅于边(六千字) (第2/3页)

被人替了出去……」

    「诶!」褚真呵斥一声打断了他说话。李淳这个人不在毛语文负责的那片区域,他本以为这个家伙不知道,没想到还只是没说。

    「便不能找其他的路子吗?一定要从这里入手?」

    毛语文说道:「此次来我大明入贡的据说是那个小王子的三子巴尔斯博罗特,虽说是个北虏的王爷,但那也是王爷,住的地儿都是里三层外三层的防护,您让我去那种地方探听消息?」

    「师傅!」毛语文急了。

    「别催,」褚真起身开了门,左右看了看之后说:「告诉你我的命就要担着干系。你要么也让我和你一起去,要么你便不要从我嘴里套出消息。」

    「这我哪里敢?」毛语文炸了毛,「你和我一起,不就是我将上头交代我的事情又与你说了?到时候别说我,师傅你也活不了!您就信我一回,只要找到那个李淳,我杀了他不就是了?」

    「那……那行吧。」褚真

    想了想,「你往北走,去大同,打听一个叫宁五仁的。」

    「谢师傅!若我能活着回来,一定报您的大恩大德!」

    ……

    ……

    第二日一早,毛语文花了重金在靠近皇城的地方,选了官家人常去的玲珑酒楼二楼视野开阔的位置,等了许久,约莫接近中午的时候忽然一声高亢的呼号传来!

    「想我堂堂大明,天朝上国,礼仪之邦!一国储君,竟然下旨停了招待外国使臣之银!小民之家亦知尽地主之谊,况一国乎?!」

    百姓们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上菜的小二把脑袋凑出去看看发生了什么,回来还和毛语文瞎聊,「那帮大人在叫什么呢?」

    「和你我一样,为了几两碎银。最近京里不是来了500个鞑靼人吗?他们吃的喝的原本都是国库掏钱,现在,太子下旨停了,要把这钱省下来,叫那些鞑靼人自己掏钱。」

    小二一愣,随后说:「这不是好事吗?那些大人叫什么?」

    「我也不懂,大概……是丢了面子吧。」毛语文挠了挠脑袋,这一节他是想不明白的,在他的观念里,面子也不值几个钱,像他,要是一定要留着面子,那可能会丢了命。

    不过这样一来,刘瑾昨日所说的事都得到了验证。

    殿下其实不止要停这笔银子,还要挖一挖谁在和鞑靼人做些见不得光的生意。….

    那一位……的确是个聪明人,

    可惜,这里的戏他是看不到了。

    而上演这出大戏、又颇为无奈的角色之一,鸿胪寺卿周度正面对着鞑靼使团的首领、达延汗三子巴尔斯博罗特的那张臭脸。

    等到周度说完,他很是不可思议的反问:「周大人,大明皇帝这是何意?我大元大可汗是想着两国交好,这才派我前来。如今,你们礼仪之邦就是这样的诚意吗?」

    周度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这道旨意都不是他的本意。

    但圣旨在前,只能做不能说。

    「三王子,这是圣旨,你冲我再多吼叫亦无用。我周度是大明的鸿胪寺卿,自然是尊我大明皇帝陛下的旨意而行事。」

    「啪!」巴尔斯博罗特气得涨红了脸,「你们这是侮辱我!侮辱我大元大可汗!回去后我必定向我的父汗如实禀告,将来兵戈相见,希望你们的皇帝陛下还能有勇气下这样的诏书!」

    说起来,大元大可汗这个称号是小王子上表之中的自称,第一次有这个提法时,满朝文武官员还就此展开过激烈辩论,认为小王子‘书辞悖慢,,以敌国自居,当然讨论到最后是觉得‘不必深究,。

    周度自觉理亏,底气不足,再加上巴尔斯博罗特的语气傲慢至极,令他也觉得有些受辱,所以便不想与他继续纠缠,直接拍桉而起,就这么走了。

    反正我只是传个旨意,你要是不满意,也别冲着我!

    「我要见大明皇帝陛下!」

    周度不理他了,玩了一手消失。

    而在外间、京城的街头,一队一队的士卒持枪而出,他们像是一夜冒出来的一样,在街道之上来回巡逻!

    巴尔斯博罗特一看这架势,心中一惊。

    与此同时,屋里走出一个扎着辫子的少女,「三哥,可是你做了什么?为什么外边那么多的明军士兵?」

    「你先进去。」巴尔斯博罗特眼神中多了几分忧虑,「得去提醒一下格尔舒他们,明廷有这样的变化,应该是和他们那个近来大出风头的太子有关系。据说,那个人聪明绝顶,智谋百出,如果顺利登基,将来必

    定是父汗的心腹大患!」

    这一点,少女自入了关之后也渐渐听了一些了,有的人说大明的下一位帝王像仁宗,因为他宽厚待人,有怜悯之心,也有人说他像太宗,因为他行事果决,手起刀落,这才没多久,就有大臣死在他的刀下了。

    当今圣上登基十一年,也没杀过几名大臣。

    「我觉得这个消息比咱们购买再多的布帛铁器都要重要。三哥,咱们要忍,要活着回去告诉父汗!为了这几个银子起了冲突,我们和部族的勇士都会白白送上性命,那个太子和现在的大明皇帝不一样!他是会杀人的!」….

    巴尔斯博罗特握紧了拳头,「也不必害怕。父汗几十万的勇士就在大同关外,他们也不敢拿咱们怎么样!」

    「可父汗连大明出了这么厉害的太子都不知道!汉人有句话,叫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你要父汗在不知道敌人有变化的情况下作战吗?!」

    「那也不能让他们就这么侮辱了!我一定要见一见大明的皇帝!」

    ……

    乾清宫已等了两日了,

    这两日宫外不时就会来奏报:

    鞑靼使团听了圣旨,虽怒,却毫无动作,只说要进宫觐见。

    弘治皇帝如今心下大定,这是他为数不多的‘外交光荣时刻,,年轻人、又是皇帝,怎么会不好面子?

    他是受了鼓舞,心中带着激动,

    但朱厚照比他冷静的多。

    甚至有些失望,看来这些所谓的勇士,比铁木真忽必烈、皇太极多尔衮时代的那种北方勇士都要差一些。所以说在历史上没有取得这几个少数民族领袖的成就。

    达延汗这个所谓的中兴之主和真正奠定基业的开国之君相比,也还是差了些。

    「……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