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弘治十七年

    第155章 弘治十七年 (第2/3页)

   这么几年都等下来了,左右也不急于这一时。

    而且朝臣也会看你这个太子的行为,如果违背皇帝的心意、尤其在他还重病的时候,其实并不符合此时的道德观。

    但他不找刘大夏的麻烦,不代表他允许刘大夏找他的麻烦。

    之所以会有这句话,是因为……浙江的事。

    ……

    ……

    天刚蒙蒙亮时,朱厚照便被刘瑾唤醒了,

    自弘治十六九月开始,皇帝降下圣旨,要皇太子朱厚照御殿朝贺,就是每次早朝时也要和皇帝一起在奉天殿接受群臣

    朝拜,并参与早朝。

    午朝是弘治皇帝后来自己加的,大部分时候朱厚照会去,偶尔才会去办其他的事。

    现在的皇帝与太子,那真叫形影不离了。

    今日也一样。

    其实习惯了古人天一黑,差不多就睡的作息之后,并不觉得早上早起有那么的痛苦,当然冬天该冷还是会冷的。

    正式的朝会,皇太子要穿冕服,也就是所谓的九章服,皇帝则是十二章,也就是日、月、龙、山等图桉。

    太子冕服偏深色,还有旒、蔽膝、绶等构件,整体上非常端庄大气,此外还要带上那个黑色的帽子,也就是乌纱翼善冠。

    现在他已经能撑起这件衣服了。

    早朝时也没什么,大臣分两边站列,太子站于台阶之上,就在弘治皇帝身侧。

    下了朝,弘治皇帝在内中巡游,太子一般也会跟住。

    今日皇帝突然提到一些事情,

    他本在前面走,说起话来时侧着身子,「太子,浙江的镇守太监是你派去的人。他在那边当得如何,你可知道?」

    朱厚照上前扶着皇帝,他现在的个头已经完全够得着了,且听这话的意思就知道哪里不对,「父皇忽然提到浙江,可是出了什么错漏?」

    「哎。」弘治皇帝抬了抬手,「那个刘大夏本来是要在朝堂上就提出来的,但朕怕你下不来台。所以没有答应他这一条。」

    「父皇,刘大夏要说什么事?」

    「你在浙江用了个商人取银子,又用镇守太监替他撑腰。这事儿你早就和朕说过,但当着刘大夏的面,朕只能装作不知道。」皇帝从袖口里掏出一份奏疏,「你再看看,刘大夏劝朕积金帛以备缓急,罢斋醮以省浪费。将苏州织造绒褐及浙江内臣,早取回京,以纾军民之困。其中所提的浙江镇守太监的贪墨银两一事,你回去后核实一下。」

    「此外,现在刘大夏已经知道浙江给你提供了许多银子,而你是太子,他若奏请你拨银赈灾,你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呢?」

    朱厚照一听倒也明白了,….

    其实刘大夏一直以来都知道太子在积攒军事力量,而他并不同意朝廷大规模用兵,所用的理由自然也是‘索百姓甚多,。

    【推荐下,@

    可随着年纪和个头的增长,再加上太子自信和威势日渐增长,大部分的臣子在他面前都比在弘治面前要拘谨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