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一箭三雕

    第280章 一箭三雕 (第3/3页)

,与杨廷和他就直接说明来意了,「朕记得你当初在青州任知府时,手底下有个知县,叫什么来着?」

    杨廷和一愣,皇帝怎么会忽然提到这么个人。

    「回陛下,是有这么个人,名叫韩子仁。」

    「朕记得他是文人出身,但做事倒有几分武人的粗暴,现在在什么地方

    ?」

    杨廷和老实交代,「韩子仁入了上直亲卫,已经在振武卫做到百户了。」

    百户了,那也不是个小官了。

    百户之上是千户,千户上面就是一卫指挥使了。每一卫的指挥使,就能在皇帝心中留下印象了。

    「此人心性如何?」

    杨廷和说:「心志刚毅,敢于任事。就是……人轻浮了些。」

    「找个机会,你将其带来吧。」

    「是。」

    朱厚照酝酿一个想法。这个想法源于他对锦衣卫的陌生。

    这个陌生是指里面的机构繁杂,管理似乎他也没闹明白。因为锦衣卫本身就是朱元璋最先弄得,但他没有一个现成的模板给他套,大概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缝缝补补,越来越复杂。后来朱棣又改了改就更加复杂。

    到朱厚照这个时候,锦衣卫下辖数十个千户所、千户所之下各有十个司,他们负责依仗和护卫,除此之外,还有镇抚司和经历司。

    经历司的概念就类似于侍从室,掌管的是文书往来。镇抚司呢,又分南镇抚司和北镇抚司。

    北京锦衣卫是两个都有,南京锦衣卫只有南镇抚司而没有北镇抚司……

    总之就是一个字乱。

    而且里面还有各种功能所,比如屯田,有屯田所;训象,有训象所。

    朱厚照是受不了的,锦衣卫可是直接对皇帝负责的亲卫,怎么能让他这个皇帝都搞不懂十来万人到底在干什么?

    所以他要将锦衣卫改组,按照功能区分,分侍卫仪仗、巡查缉捕、军情刺探等,每个部分由一名同知(二把手)主管,并向一把手指挥使负责,如果后续还需增加功能,也就是在此基础上的数量变化,结构还是不变的。

    ….

    如此一来,就会清楚很多。

    毛语文不用说,巡查缉捕还是要用他。

    但锦衣卫指挥使候选人只有一个的时候,总是糟糕的,那就不叫候选,叫选了也白选,因为没得选。这也才有今日召见杨廷和的考虑。

    而且,朝廷里那么多人弹劾毛语文,皇帝当然可以强行护,但也可以再拉一个读书人出来,韩子仁说到底是举人,不像毛语文那么残忍,将其推向前台,可以让那些不喜欢毛语文的人去拉拢他嘛。

    所以改组锦衣卫、警告毛语文的同时也变相保住他、再加上回应朝廷的局势……其实仅需要一个是读书人的韩子仁就足够了。

    仔细想了下此事,觉得大致可以如此便差不多了。这种不算很大的事,朱厚照虑定就可以了。

    至于说的确重要的,则是淮王的情况。

    所谓的杀人灭口在很多时候是管用的,比如说毛语文因此受到皇帝猜忌,朝廷风波大起,动荡之下此事也会半途而废,但朱厚照不是,

    他早就已经下令,如果詹秀山不交代,就把江西詹氏一锅端了,什么这个那个的,说你有问题就是有问题。

    现如今,人都应当已经差不多要到江西了。一家子人都抓起来,难道还问不出几句淮王的情况?

    (本章完)

    皇家雇佣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