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官场

    第522章 官场 (第1/3页)

    我们现在人都知道,具体负责税赋收缴、诉讼案件、上传下达这些具体事务的胥吏是官僚系统的‘神经末梢’,它在政治活动中的实际地位是要超过其在官僚系统中的现实位置的。

    神经末梢不够通达,政令就不通畅,上面十分的努力到了他们手里就剩一分的功效。

    但在明代,关于胥吏当官这种事,基本就是没啥前途和希望,这是总的特点。

    当然,并不是说没有胥吏转任官员的。

    虽然太祖皇帝多次下令,胥吏不准参加科举,但不准当进士,不是说不能当官,只是朱元璋觉得让什么罢闲官吏、娼优之家参加科举,实在是上不得台面,所以他是把这些‘底层’人士的科举机会一齐抹杀了。

    但洪武建元,国家草创,正是用人之时,而且他杀了多少官啊?

    所以在洪武年间,吏员不可以考科举,但可以做官,用什么办法,那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第一个不让吏员当官的是永乐皇帝。

    永乐七年,太宗召见御史张循理等二十八人,问其出生,其中二十四人为进士,还有洪秉等四人为胥吏。

    于是他申谕吏部:用人虽不专一途,然御史为朝廷耳目之寄,宜用有学识通达治体者,诏:自今勿复用吏。

    洪秉等人就特别的倒霉,莫名其妙见了一趟,就被太宗皇帝给贬黜为序班。

    这是鸿胪寺的一个官职,具体负责朝会和宴飨等礼节,和御史那是天壤之别。

    不过那也不一定是坏事,碰上永乐这种残忍和强势的帝王,御史过于聒噪,说不定还会被他一刀砍了。

    然而要说明的是,永乐七年的这个圣旨,是不让胥吏当科道官员,其他官员还是可以当的。

    不过对于胥吏的政治前途收紧这一趋势是没改变的。

    到宣宗朝以后,即便转仕成功的官员,也基本不会获得重用。

    而明朝中后期,基本不会见到有吏员转官的记载,大多数还是为杂官。

    而这些胥吏杂官偏偏还采取就近原则,于本地服役,因为觉得他们长于地方,熟悉乡里,可以成为沟通官民的媒介,有助于政令的上传下达,促成政务的具体实施。

    这……也不能说没道理。

    只是实际当中已经完全变味。

    而官员的任用,一般是要回避家乡的。

    所以说官员很难形成威信,老百姓都知道你会走的。

    真实的情况,便如那位黄四郎——他只是流水的县官,您才是铁打得老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