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万国来朝(二)

    第636章 万国来朝(二) (第2/3页)

    并且也从来不遵守对于使团人数规模的规定,往往都是成群结片的船只靠岸。

    而且这些人的费用都由明朝支付,《明会典》记载,日本使者的菜谱是这样的:每十人羊、鹅、鸡各一只,酒二十五瓶、米五斗、面十二斤八两、果子一斗、烧饼二十个、糖饼二十个。

    等到他们回去,返程费用还是明朝支付的。

    这种贸易形势,谁会不来?

    这种贸易形势,朱厚照又这么会允许?

    如果是第三国、完全不熟悉的人过来仔细的看这种贸易方式,他都分不清楚谁是上国,谁是属国。

    到了后来的嘉靖年间,还在宁波发生了著名的争贡之役,就是因为日本两方人马都说自己的勘合是真的,结果一言不合在宁波动刀真打了起来。

    本质上,这是战国时代的日本缺少统一的代表,导致两方人马都想讨勘合贸易的便宜,最终酿成了严重的外交事件,日本人甚至沿途烧杀抢掠,还导致部分明朝将领战死。

    这个事情朱厚照还是了解的。

    所以不论是现实还是感情,他实在对这个二郎喜欢不起来。

    所以呵斥他到一旁,也不给他再求情的机会。

    从此以后,贸易就是贸易,你卖的有人买,拿石头换得到金子,那是你的本事,但朝廷官方不会再进行不平等的相互交换。

    朱厚照比了个‘二’的手势,“朕接着要说第二点。大明与各国开展平等贸易以后,各国会有不少商人来到大明,朕会明发上谕,外国人在大明只要遵纪守法,那么理应受到官府的保护,若是作奸犯科,那朕也只能以大明律处之。这中间,是有差异的。比如说,他不是朕的子民,却辱骂朝廷,甚至辱及朕躬,如果这事发生在大明的地界,那朕必定降旨杀之。

    同样,朕的子民在你们各国,也要遵纪守法。只要他们不违法,伱们也要保护他们的安全,这个安全包括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不要让朕听到某一个大明商人在当地被抢了却报官无门,更不要让朕听到,有大明的商人在海外死于非命。朕已经答应了朕的子民,不管他们身在何处,朕一定会保护他们。这就是你们在宁波看到的那些船的用处。”

    皇帝拍拍手,视线掠过日本国、琉球国、朝鲜国、吕宋国等诸国使臣的脸,“朕话讲话,你们谁赞成?谁反对?”

    这实际上并不是过分的要求。前提都说了,不违法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