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年产三百八十万两的银山

    第691章 年产三百八十万两的银山 (第2/3页)

零钱一样的感觉,不可能每个老百姓都是五两、十两这样进行交易。

    而且日本不仅有铜,铜的质量还特别好,《天工开物》中给了它一个专属的称号叫东夷铜,又称紫铜。

    至于黄金、白银那就更不必讲了,欧洲人最初就是把日本称为金银岛的,巅峰时期,日本的白银出口占据全世界的三分之一。

    仅仅一个石见银山,每年就可产出白银38吨,这就是三百八十万两白银。而整个日本,每年白银的产量大约在200吨,也就是2000万两。

    当然,这里面有一部分是其国内需要自用。

    尽管如此,这也是一笔非常巨大的财富,更不要说还有黄金。

    虽然这些金属本身既不能吃、也不能喝,它并不是财富,而只是衡量财富的货币符号,但在世界贸易都大量使用白银的年代,手握白银可以换取巨量的物资。而且足够的货币供应,会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让整个社会充满活力。

    可以肯定的说,一个上百年的繁华盛景是没有问题的。

    货币过量供应以后的问题,那就是后人要思考的。

    在朱厚照的记忆里,日本白银的繁盛时期确实差不多就要开始了,但似乎应该没那么早。

    实际上他不知道的是,石见银山第一次有开采记录那是1306年,这么长的时间尤其是这十年来,大明大规模的开展贸易,而且就认白银黄金,在勘合贸易被中断以后,日本人是想尽办法来搜集白银,这就是促进了当地大明对于石见银山的开采。

    且因为这个矿脉过于庞大,也在当地引发了各方争斗。

    明朝的人并不关心当地的村斗,可若真的注意,就会发现他们这几年从大明进口的钢刀、长枪、甲胄都在呈现上升的趋势。

    朱厚照的食指持续有规律的敲击案桌,

    他可不是这个时代被圣人经典洗脑的人,放着这种银矿不谈,谈什么仁义道德、他甚至都愿意放缓自己的亲征计划。

    “平海伯,你先退下,回去以后替朕找一些大内氏与大明开展贸易所用的白银,拿上几块地递进来,朕需要。”

    “是!”

    接着朱厚照屏退身边的人,并将毛语文宣到身前。

    望着这个办事还算用心的锦衣卫指挥使,他说道:“语文,昨天朕在行宫大发雷霆的事,你应当都知道了吧?”

    “是,微臣已知晓此事。日本国人手段卑鄙,毫无廉耻之心,莫说陛下,换了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