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还是读书人坏

    第781章 还是读书人坏 (第2/3页)

命。如此一来,江南各地官员怎么会不反对?”

    刘瑾恨恨的道:“好在皇上没有受他们的诓骗!”

    其实真的从学术角度去看政治体制,一个集权的体制怎么会没有效率,所有人听着一个声音行事,总比他一言,你一语的讨论半天却没有动作要强吧?

    不说国家,哪怕是一个企业,也肯定是强势的领导人更有力量。

    封建君主制度之下,国家是绝对有行动能力的。

    只是所有的决策集于一人,这个人就会变得很关键。

    千年的帝制历史之中,有很多事做不下去,往往就是皇帝最后软弱了,或是掌控的能力不够强。

    就像清末的光绪皇帝,他要推行新政,总是屡屡受挫,于是我们得出结论维新变法那一套不行。可要反过来看,为什么慈禧太后说一句,那马上就是排山倒海的力量扑过来?

    当时反对她的人也很多,有用么?

    所以说皇帝的态度和决定是最为关键的。

    正德十一年这一次江南之乱,看起来官绅体系的反扑似乎总是找不对点,关键就在于刘瑾说的,皇帝没有受他们诓骗。

    否则京师哪怕是松一点口子,刘瑾就势如累卵,那自然就显得士绅的力量极其强大,似乎朝堂之上都是他们的声音。

    周逸此时也愿意听到刘瑾讲这句话,外朝文官没有争取到皇帝的圣意,那一次大的溃败是难以避免的,没有他……也会溃败。

    这样心中自我安慰了一句以后,他的心情也能更加平静下来。

    而接下来……

    刘瑾就对真正关键的事情感兴趣了,“如此说来,这帮人个个也都是为了自己在与咱家争。咱家不过陛下的一条狗,他们与咱家争,就是与陛下争。想必,他们是变着法子的……违逆朝廷的清田令吧?都有哪些法子?”

    周逸心中明白,这是宦官常用的办法,寻个由头,污蔑某人有谋反抗旨之意。

    “回禀公公,依照下官刚刚所言,官绅皆为一体,官员之后自有士绅,官员不好妄动。但士绅不一样,公公可由此处入手,想必蛛丝马迹还是很多的,比如说,他们如何联系自己台面上的官员,想了什么法子去暗中对抗清田令。

    恕下官直言,公公先前所为实在不智。派出厂卫把这些人都杀了,这是自断线索,这些士绅之家的台前人反而安全了。”

    周逸胆子大了些,因为他知道自己赌对了,刘瑾还是看重他的。

    事实上也如此,被他这么一点拨刘瑾忍不住心中的笑意,“你还真是个妙人。”

    “公公谬赞。”

    “好。”

    刘瑾心中畅快,因为他忽然明白思路了,这件事做起来也不难,世上的硬骨头很多,但绝对不是这群过惯了春花秋月的好日子的江南士绅。

    稍微上点手段,他们什么不说?

    不过在此之前,刘瑾不能忽略了周逸。

    人家递了投名状,他总得有些表示。这种有来有往,是完全在他的‘认知’之中的。

    他起身,打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