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章 左边是政务、右边是军务

    第871章 左边是政务、右边是军务 (第2/3页)

  “义山,你说的,朕都知道。朕就算没有学贯古今,但唐朝府兵制崩溃、安史之乱大乱天下的这段历史朕还是读过的。”

    唐末时期,藩镇割据。

    大唐的士兵就是农民,忙时务农,闲时作战,没有军饷,甚至盔甲武器都要自备。

    这就导致地方藩镇不再依赖中央政府,控制力随之减弱。

    所以到了宋朝,赵宋就是再难,他也要自己供应军队。

    可宋朝吸取了这个教训,难道就千秋万代了吗?

    “那陛下为何还要如此,臣实在不能理解!”

    尤址急了,“顾阁老,可不敢与皇上这样说话。”

    “无妨。”朱厚照举了一下手,“李唐的错误朕不会犯,今后各军区的粮饷一律由朝廷供应。同时,朕也不会使一将长期驻守于同一个军区,大体上五年一调,可成定例,以免将兵同体,无视朝廷。通过这样的办法,可大大限制军区将领对于军队的控制。

    第三,朕还会挑选文官入营。对士兵进行政治、历史和世界局势教育。文官和武将为同级,互不隶属,只是分工不同。”

    顾人仪急道:“文武不和,因人费事,岂不是更加混乱?”

    “朕说了,是分工不同,互相不得干涉对方的职权范围,虽说会有扯皮推诿,但为了让你们更安心,也只得做此牺牲了。”

    “陛下想要如何分工?”

    “武将负责怎么带领士兵打仗,文官负责怎么教会士兵生活。简单的说训练、作战归武将,忠诚教育、后勤补给归文官。如此相互牵制,不使一人掌握全军。”

    顾人仪冷静了一点,

    这么说来,管后勤的没办法调动军队,能调动军队的不能擅动物资粮草。

    不对!

    “陛下,若是奸臣狼狈为奸,相互勾连呢?”

    朱厚照问:“他们平时官职相同,勾连起来,谁做主公?这是一个问题。至于说真的碰到两个臭味相投的,那也没办法,这世上没有万全的制度。”

    “为何没有监军?”

    他说的是太监。

    朱厚照看了看尤址,“要不伱们也派个人?”

    “奴婢们自然是听皇上的。”

    其实他不太喜欢太监作为监军,不过明朝一直有这个传统,而且这样改动其实有风险。说实话,如果是大军区,下辖15万这种部队,一旦向中原横推还是很麻烦的。

    当然,他会严格限制太监的权力。

    这样一个军区里存在着三方势力,要有一个人能够协调另外两方跟着他造反,也是不容易的。

    也是难得,

    一个文臣竟然给太监揽了权。

    这其实就是政治。

    这之后顾人仪逐渐安静,“陛下行事,向来思量周全,是微臣冲动,请陛下治罪。”

    “起来吧。朕还能分不清谁是为朕好,谁是为朕坏?”

    顾人仪心中微微一暖,“谢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