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小小江宁县衙,五脏俱全

    第三十二章 小小江宁县衙,五脏俱全 (第2/3页)

,这下面便为你介绍本县的官员名称和品级“。郑青铭继续道。

    “按照清朝官制,县官下面一般设有县丞、主簿、典史、巡检、驿丞、闸官、税课司大使、仓大使、河泊所大使、医学训科、阴阳学训术、僧会司僧会、道会司道会等官吏。”

    “第二便是众所周知的县丞,正八品,(京县则为正七品),统称“左堂”、“二公”、“少尹”等,人称“二老爷”。这县丞主要职责是文书、税收、粮马等事物。与主簿一起协助知县,分掌一县之粮马、税收、户籍档案、巡捕、文书等事务。”

    (注:相当于副知县,类似于后世的副县长)

    ”县丞一般由举人、恩贡、拔贡副贡考取后任职。也有极个别进士出身,由于得罪上司,降为县丞者。“

    ”县丞有自己的办公衙署,每县是否设置县丞,设置人数多少,与该县的大小有关,有些事务繁多的县设几个县丞,而有些事务简单的县一般设置一个县丞,也可以不设县丞。“

    ”县丞的任免,归吏部负责,县令没有权力管。除了要协助县令处理公文,还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这尽管是个基层小官,但县里很多大大小小的事,县丞直接就办理了,不必经过知县。“

    ”第三自然是主簿,主簿乃是正九品,同样是知县的副职佐官,人称“三老爷”,他的主要职责是管理税收、行政。 “

    ”第四大的官叫典史,也叫典吏,以前朝代曾经叫县尉,品级为未入流,掌管一县监察狱囚之事。假如一个县比较偏僻,事务不是太多,典吏和巡检,也就由典史一人兼管了。本官便是兼任这典吏的职务“。

    (注:按照后世的说法,这个典史,类似于后世的县公安局局长兼监狱管理部门。)

    ”第五位就是巡检,从九品,清朝在各州、县的关隘、渡口等要冲之地,设一个巡检司,掌管缉捕盗贼、盘诘奸伪之事。

    (注:相当于后世的公安局基层派出所所长)

    “第六位为驿丞,品级为未入流。管理各驿站,掌管邮件传递及迎送过往官员之事”

    (注:相当于后代的邮政局以及下设可以住宿的招待所管理员。)

    “第七位为闸官:品级为未入流,掌管各个河流堤坝的闸口、存储水量、泄洪、开闭闸门等事宜。)

    (注:相当于后世的水库管理人员。)

    ”第八位乃是税课司大使:品级为未入流,掌管税款的征收。“

    ”第九位就是仓大使:品级为未入流,掌管仓库的保管与守卫。“

    ”第十位河泊所大使:品级为未入流,掌管征收渔业税。“

    ”第十一位医学训科:品级为未入流,为一县之医官。“

    (注:相当于后世的县医院院长。)

    “第十二位阴阳学训术:品级为未入流,掌管观察星相,类似于后世的天文观察站,或气象站。”

    “第十三位僧会司僧会:品级为未入流,掌管一县的寺庙及僧人。”

    “第十四位道会司道会:品级为未入流,掌管一县的道观及道士。”

    “上面这些人员,都是我大清朝廷任命的,吃着皇粮、端着金饭碗呢。有品级的,被称为“官”;无品级的,则被称为“吏”。”

    (注:相当于后世的编制内人员,也叫公务员).

    “大人您这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啊,卑职佩服不已,卑职这就去忙了”。李大牛又一次举起大拇指道,便要逃路。

    “不急,不急,这本大人这才讲了一半,继续听!!!看看这一边的房子,都是六房书吏和四班衙役的办公所在”。这郑青铭一把拉住生无可恋的李大牛,继续显摆。

    “除了以上官员,就是端着铁饭碗的书吏和衙役了,待本官与你细细讲来“。

    ”书吏是州县衙门中主要的辅佐人员之一,在我县衙中有着独特的地位。书吏这个群体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说白了就是我大清州县制度下衍生而来的。“

    ”我大清朝的地方官有个回避制度,所以知县往往都是外地人,并不熟悉该地方的情况,甚至连方言都听不懂。于是,州县地方政府便形成了一种特殊格局:不断更替且缺乏经验的州县官们,领导着一批久踞其职久操其事且老于世故的当地书吏。“

    “这县衙的书吏们服务于县衙及僚属官员的办公场所,各县衙雇用书吏都有规定的名额,少则几个,多则二三十个。不过这种规定从未认真执行过,一个县”衙雇用书吏总数,往往要根据其辖区规模和政务繁简而定。“

    ”我大清县衙的书吏人数极为庞大,大县通常为一千人左右,中县为七百人,小县为三四百名。“

    ”按照划分,县衙的书吏们被编入到“六房”,即: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因此,书吏分别被称为“吏房书吏”、“户房书吏”、“礼房书吏”、“兵房书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