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先人一步

    第八章 先人一步 (第2/3页)

    东方离人揉按片刻,发现夜惊堂目不转睛望着她,略微抬起眼帘:

    “你看什么?”

    夜惊堂眨了眨眼睛,也没回应,只是闭上双眼做出正儿八经的模样,轻轻笑了下。

    “哼……”东方离人抬手在夜惊堂胸口轻拍了下,继续帮忙抹药,但冷冰冰的脸颊明显比方才红了些……

    ……

    ——

    话分两头。

    中午时分,一场迟来的秋雨,洒在了位于大魏边陲的小镇上。

    年迈的私塾先生,双手负后拿着根烟杆,走出土胚院子的大门,看着较之往年萧条许多的镇子,眼底闪过了几分怀念。

    这座小镇靠近历史上的大红河,虽然河道早已经干枯成了不足膝盖深的小溪,但红河镇的名字还是保留了下来,子子孙孙传承了不知多少代人。

    因为距离边关太近、中原太远,红河镇注定繁华不起来,一水的黄土胚房子,加起来也才一千多号人。

    梁洲民风彪悍,这种边关小地方更是好勇斗狠成风,读书识字对于红河镇的人来说,纯粹浪费银子,私塾先生子承父业刚接下私塾时,那是真穷的连饭都吃不起。

    而这个情况,直到二三十年前,才有所改变。

    那时候镇子上忽然来了个叫裴远峰的年轻后生,在镇子角弄了间房子,一个人住在哪里。后来和镇上杨家的二流子杨朝混熟了,便合伙在镇子弄了个小镖局。

    因为武艺高为人又不错,镇子上的年轻人很快都跑去当了镖师,但梁洲拉帮结派的风气太重,人一多镖局就成了‘红河帮’,裴远峰为了矫正一群才十五六岁就喊打喊杀的镖师,就自个掏钱,把他们全送进了私塾读书识字。

    虽然这帮小王八蛋很难教,但私塾先生也是从那时候起,才觉得自己像个有教无类、德高望重的教书先生。

    再后来这群镖师成年了,娶妻生子有了娃娃,这私塾就彻底走上了正规。最热闹的时候有二十多号小孩,挤在巴掌大的院子里,听他讲之乎者也。

    而要说他记忆最深的一个小孩,莫过于裴远峰家那小子夜惊堂。

    夜惊堂没上过私塾,都是裴远峰自己教,不过小时候整天摸鱼遛鸟,经常往这边跑,和他混的挺熟,而且聪明懂事,每次去河里抓鱼掏鸟蛋,都不忘给他这腿脚不便的老头子捎点改善伙食。

    教书先生又没教夜惊堂,拿人家东西自然手短,感动之下,给夜惊堂讲了不少外面事儿,甚至忍痛送出了珍藏版的江湖奇书,和夜惊堂换了两只野鸡,成功误人子弟,间接祸害了一堆侠女……

    后来夜惊堂长大,整天在外面走镖,过来的时候便少了。

    而曾经私塾里读书的娃娃,也都陆续长大成人,等到年初镖局的远峰身故,镖局的人手全跟着跑去中原谋生,这老镇子便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