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琅轩城

    第十一章 琅轩城 (第2/3页)

。左贤王不一样……”

    “王爷忠于大梁,意在帮国君一统天下,可没有取而代之的意思……”

    杜潭清说了两句后,在桌子上坐了下来,转眼看向胡延敬:

    “胡帮主似乎受了伤,是何缘由?”

    胡延敬叹了口气:“前些天在荒骨滩,遇到一只小商队,本以为是小角色,结果一碰才发现是条大龙。里面的当家,自称是亱迟部的后人,差点把我打死……”

    ?

    杜潭清眉头一皱:“亱迟部的后人?”

    曹阿宁也愣了下,想了想道:

    “西北王庭都没了,据说末代天琅王,还是左贤王亲手解决的。这世上还留有后人?”

    杜潭清思索了下:“当年那事,老夫参与过,亱迟部的嫡系,应该都战死了。不过十八年前,清缴最后残余势力时,逃掉了一辆马车,里面有亱迟部一个族老的尸体和些许幼童的鞋袜衣服,但没有小孩踪迹。王府查了多年,没有任何线索……”

    胡延敬听到这里,开口道:

    “那怕是还真留着一些人,如今势力绝对不小了,王爷当注意才是。”

    杜潭清点了点头,又询问道:

    “胡帮主过来,就是通报这消息?”

    “此事只是顺带,还有另一件事……”

    胡延敬把东方尚青的怀疑说了一遍,继续道:

    “尚青公子性格执拗,对我起疑,肯定会把贡瓷的小事揪着不放;但其年纪小心气高,也不是没办法应对。我过来,是想让杜老安排几个杀手,来刺杀尚青公子,我到时候来个舍命相救,这样一来……”

    杜潭清皱了皱眉:“既然已经起疑,直接找机会杀了,嫁祸到西海诸部头上便是,何须如此大费周章?”

    胡延敬摇头道:“梁王幼子,跟着我出来,若是死在外面,即便罪不在我,我也不好活着回去。尚青公子年纪小,没那么多心眼,我做个苦肉计舍命搭救,事后他肯定记我情分,以前那些小事,自然也就不会追究了……”

    杜潭清沉默了下,点头道:

    “也罢。你们此行是和勾陈部谈生意,其他三大部都眼馋此事。等你到琅轩城后,我安排些人刺杀,想办法做成三大部买卖不成恼羞成怒的样子;这样既能帮你解围,朝廷还能以‘刺杀外使’为由,敲打下三大部,一举两得。”

    曹阿宁听的这些,开口道:

    “苦肉计的事,交给我等即可,保证做的天衣无缝。”

    此事不算难,但胡延敬武艺不低,东方尚青还有不少护卫,刺客太差劲儿吓不到东方尚青,厉害的人又不好找,杜潭清想想也没拒绝:

    “分寸你们自己拿捏,这种里应外合的小事,若是还办砸了,两位还是另谋高就吧。”

    “杜老放心即可……”

    ……

    ——

    明月当空,如霜月色洒在万里戈壁之上,一条干渴河道从戈壁滩上横穿而过。

    蹄哒、蹄哒……

    三两匹骏马从南方飞驰而来,沿着河道奔向视野尽头的城池,马背坐着三个风尘仆仆的男女。

    梵青禾走在前面带路,做江湖游侠打扮的夜惊堂,和璇玑真人跟在后面,第一次来关外的鸟鸟,则蹲在夜惊堂怀里,好奇的张望着辽阔原野。

    梁洲与北梁的分界线,是坐落于古河道沿岸的黑岩关,距离红河镇也就二三十里,裴远峰当年在红河镇扎根,便是因为出关找雪湖花比较方便。

    梁洲和西海诸部南侧,几千年前都是大梁朝的腹地,大河改道之后逐渐荒芜,变成了如今的大戈壁,关外景色和关内其实没有太大变化,只是更加荒凉些,再难找到任何百姓生活的痕迹,而琅轩城一带也并未处于宜居带。

    不过琅轩城曾经是整个天下的国都,历史意义很重要,距离北梁和大魏也都不算远,两朝的商贾要和西海诸部交易,自然是来这里,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万部集’,算是一个很大的贸易市场。

    万部集并非持续一天,而是从夏末开始,直至入冬才结束。

    夜惊堂昨天早上从红河镇出发,因为要快去快回,三个人路上基本没有停留,从出发后用了一天半的时间,赶到了琅轩古城,走到附近时,已经能陆续碰上南来北往的商队。

    作为几千年前的国都琅轩城时至今日已经很难看出城池的模样,唯一能证明其曾经存在的,只剩下外围风化严重的两丈土丘。

    夜惊堂一行三人越过无数商队,飞马来到了琅轩古城外,可见里面的建筑早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接连成片的大帐篷、简易房屋,马队、骆驼、牛羊随处可见,就如同一道土墙,在平原上围出了一片大空地。

    虽然环境看起来简陋,但古城的规模相当大,夜惊堂目测长宽都有二十多里,不小于云安城,而里面的人摩肩接踵,聚集了恐怕不下十余万人。

    夜惊堂随着梵青禾,从土墙的一个凹槽附近进入,抬眼瞧见绵延到天际的火光和帐篷,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