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 鱼露包装问题(7000字)

    第969章 鱼露包装问题(7000字) (第2/3页)

市里头干活后,都哀嚎出声了。

    从一开始满脸兴奋,自己要去市里了,要进城镀金了,到后面整个人萎靡不振,后悔不已,哪还有什么兴奋劲,恨不得赶紧回学校去读书。

    说去市里了,其实自己半步都没去过市里,暑假两个多月,整天就围着市场里的店铺打转,天没亮出去,天黑了回村子。

    他连村子里都没有正经的逛过一圈,一天到晚就在店铺里干活帮忙,午休过后,难得空闲玩了一下,也只在店铺门口,太苦逼了。

    “不这样辛苦的干一下活,哪里知道读书的幸福?小孩子就得这样历练一下,才知道大人赚钱的不容易。”

    林向辉也笑着说:“就是说,得让他知道赚钱有多辛苦,读书有多幸福,对比之后才知道珍惜,省得天天都不想读书,别人家孩子想读书都没得读。”

    “等家里的小子放假,我就过去将他们接过来,估计也差不多时间放假。”

    简单的聊了几句后,饭后他又去跟林父对了一下最近的账,货款倒是没急着拿,他又跟林父说了一下惠美的事,让他先陪阿光去找个房子。

    林父在村子里住了大半年了,又时不时的去跟村长套近乎,送点小礼土特产,倒是很快融入到村子当中。

    反正林向辉也住在村子里,再对外说是女儿女婿来了,多对夫妻也不会突兀,毕竟儿子儿媳妇都来做生意了,女儿女婿再过来待几个月也很正常。

    最好阿光再找点活干,显得更名正言顺更正常。

    大中午的人也不多,他跟丈母娘在店里看一下就行。

    只不过没想到,门口的红纸刚贴出去没多久,就有人慕名而来。

    现在卖鱼露的是真不多,这东西本来也不是非有不可,还没有酱油的售卖面广,也就只有南方沿海一带会吃。

    基本都是海边乡下人家自家做一点,然后亲戚之间分一下,谁家拿一点,这东西做的又费劲,又不值钱,做一点点,还不够费工夫的。

    有地方买的话,大多数人也宁愿花钱买。

    不过来人也只是看到了门口贴的红纸,过来瞧一下,心里是想买一整缸的,但是又觉得要大缸的押金或者把大缸一起花钱买了,觉得不划算,打算等明天自个带一个过来装。

    这也算是一个好兆头。

    可惜现在塑料桶都还没普及,不然的话直接用塑料桶运输买卖更方便。

    坐在店铺里两小时,零零散散的倒也应付了不少上门询问的,用大缸装真的是一个弊端,东西都还没有容器值钱,一个个问完只说回去拿东西再来装。

    要么都是附近的村民,要么是围着市场转的小贩。

    啥时候有那种一斤装的塑料包装,那就更方便了,一小包的购买,不过他肯定还得买对应的机器,那就麻烦了,还是先这么卖着。

    不过还是卖出去了一缸,说好了,下次拿空缸过来换满缸。

    虾仁鱼干倒是卖了不少,上门了几个真的还都是小贩居多,一半都是小贩,都是五十斤的买去。

    他跟那些小贩闲聊了几句,人家也都说虾仁跟虾皮比较好卖,鱼干一般,但也还可以。

    “看样子鱼露还不好批发啊。”

    “数量多的话就不好卖了,数量少的话,周围的人一人拿一个瓶子,打一下没几天一缸就没了。”林母也皱着眉头说道。

    “主要是没东西分装,全靠自带瓶子,让人家一个大缸全部都搬走的话,还不够一口缸的钱。”

    “反正先这么卖着吧,能卖多少卖多少。”

    叶耀东也撑着下巴在店里边琢磨边等人,只是暂时也想不出辙来,现在都是拿大缸装的。

    等林父跟阿光回来后,他才询问他们。

    “已经让左邻右舍帮忙询问打听一下了,有消息了我再打电话回去告诉你们。”

    “行,那我们先走了,店里叫你给你看。”

    林父也顺带将刚刚算完账的钱一起交给他,让他一块带回去。

    他也跟林父说了一下刚刚那一小会的售卖情况,让以后过来批发的小贩都按这样来,空缸换满缸,以后不卖的话,空缸也是可以过来兑押金。

    林父点头应下了。

    店铺里也没他什么事,叶耀东拿着钱就打算去部队里送两缸鱼露,然后再打道回府。

    不过走之前,他又从仓库搬了一缸鱼露上拖拉机。

    谜一样的操作,让其他两人都疑惑了,这搬上搬下的是弄啥?

    “等会去部队送完货,经过县城时,顺带给陈局长也搬一缸送过去。”

    “你这一缸可以让他吃一辈子了。”

    “谁家还没有点亲朋好友了?分一下也没多少,前段时间刚拿的鱼干,估计人家也不缺,正好新鲜出炉的鱼露搬一缸过去。”

    “还是你比较会攀关系,送东西都送的这么到位,没落下任何一样。”

    “一般吧,努力维系一下,说不定以后还有什么事求上门。”

    叶耀东晃荡晃荡的将拖拉机开到部队,送了两缸鱼露,没想到又接了一单两千斤的蛤蟆鱼干。

    只得趁着拖拉机在市里,又回到市场里面,再拉个两千斤送到部队。

    等启程回去的时候,已经三点了,太阳都已经躲进了厚重的云层了。

    叶耀东也紧赶慢赶,在五点天刚擦黑的时候,赶到了县城,给陈局长搬了一缸鱼露,同时也又受了他老婆的热情款待。

    礼多人不怪,送的都是无伤大雅的土特产,又不要求回报,只当正常的走动,关键是量又大,也方便他们随意送一点他人,还没有顾虑。

    “你又捣鼓出这玩意了?还一送一大缸,是不是又准备卖这个鱼露啊?”

    “是啊,局长高见,大船拖到的一些小杂鱼太多了,扔了也浪费,回来的时候顺带就一起带回来了。然后我就让我娘做成鱼露了,送了一些去市里的,同时也给你送了一缸,吃不完你们就送一些给亲戚朋友,这玩意儿我家现在多。”

    “你还挺会折腾的,什么东西到了你手里都能变废为宝。”

    “唉,没钱嘛,就只能折腾折腾,看看能不能变得有钱一点,不折腾的话在那里等着,只能一直都没钱,天上总不会掉钱下来。”

    “年轻人多琢磨点挣钱的路子也没错,更何况都是一些你们海边村子的土特产拿来变废为宝,挺好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宝,反正放着慢慢卖吧。”

    “你这鱼露咋卖的?”他好奇的问道。

    “零售一斤一毛五,批发一整缸起一毛一斤。”

    “那不也便宜的很吗?我看你这大缸都比东西贵。”

    “是啊,反正跟酱油醋都一个价,能卖多少卖多少,大缸比东西贵那也没办法,总得有一个装的容器。反正家家户户都是自带瓶子去打,打完之后我们大缸还能回收,继续装运。就是批发走量不好卖了,容器比液体贵,而且大缸易碎。”

    “其实也差不多,不然只能去一些机械厂问一下有没有分装的机器,现在不是有很多塑料的包装?像那些方便面都是塑料袋包装,问一下看看能不能装这些液体,那一包一包就方便了。”

    “我也是这样想的,要是能袋装的话,那不是又省时运送又方便,大家买卖也方便,不需要再带着瓶瓶罐罐过去装。”

    陈局长坐直了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