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索药

    第181章:索药 (第1/3页)

    崇宁元年的十月中末,东京汴梁各大河流都已结了一层薄冰,虽未大冻,但却极为异常。

    皇帝朝会,命司天监正预算推演,是否天有异象。

    司天监正预补,并未有异象,并恭贺大宋来年是丰年。

    常言道,瑞雪兆丰年,今年早寒早雪,来年必定丰年。

    皇帝赵佶大喜,嘉奖一二。

    并,酌令粮料院京都粮料使王都,差遣两浙,平江苏中地区开仓运粮,以储冬备。

    朝会后,赵佶将吐蕃国主,拢拶,宣传上殿,质问吐蕃叛变一事,然则,吐蕃国主拢拶在大宋汴梁已三年之久,对河湟吐蕃一事,一概不知。

    赵佶询问其应对策略,拢拶狂言,其回,一声令下,便可平叛,皇帝赵佶大喜,差遣其回国,待平叛后,带来降表,便赐国姓,封吐蕃王。

    期间右仆射曾布,提议,召回大宋在河湟之地一切机构,军队,将河湟之地交由吐蕃人自治,效仿辽人统御燕云之法。

    此议掀起惊天巨浪,朝会群臣激变,一发不可收拾。

    新旧两党,当朝新贵,皆有反对之声。

    曾布力压群臣,以相权与皇权,敲下此政,并将反对之人,论为乱政贼子,一一打压流放,一时间,朝堂鸦雀无声,皆由曾布擅权专弄。

    河湟战事议定。

    大理寺丞章綡述职,将平江府刘碧光一案详细禀报。

    皇帝赵佶龙颜大怒,判刘碧光全族四十二口,流放岭南,刘碧光面部墨“贼”字,革去一切官职,爵位,终身不得回京录用,其坐下一干官员,皆流放岭南,罚其知罪不报罪名。

    并下旨安抚两浙龚氏,李氏,赏银千两,赐高风亮节门匾,以作嘉奖。

    至于,军中冤死军卒,死则死矣。

    朝会过后,皇帝赵佶便差遣一干相应人等,前往太清楼作宴,其有章綡,曾布,张茂及后宫权贵一二人等。

    太清楼是大宋王朝皇帝读书的雅阁,也是皇帝与皇族宗亲,两府大臣宴饮欢娱的场所。

    此处是前朝神宗皇帝最爱之处,也是当朝皇帝赵佶喜爱场所。

    太清楼建成于太宗太平兴国年间,主要用于贮存四库的经,史,子,集。

    大宋当朝皇帝,从小就对太清楼里的藏书爱不释手,经常临摹太清楼里古人的真迹字帖,为了能达到字帖里的艺术水准,皇帝往往会通宵达旦的练习书法,在太清楼中流连忘返。

    成为皇帝后,为了能够在太清楼里更加放松舒适的培养艺术情操,赵佶让内侍省在太清楼的二楼为他修建了一间书房,名为“太清小筑”。

    宴会前,皇帝便将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