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天可汗!(再次燃起来了,9000多字,求月票!)

    第十章:天可汗!(再次燃起来了,9000多字,求月票!) (第2/3页)

些荒野中,流干鲜血,客死异乡,太阳之下,让大唐的百姓能活着,而不是死去,这才是君王所应该做的。

    现在颉利可汗虽然还没有被押送到长安,但我已经决定宽恕他,不会杀他,向四方夷狄彰显我的仁德。

    以此来招揽突厥人心,日后若是有机会,还能借助突厥可汗来干涉草原,我不会向我的父皇一样,只知道杀戮,只要不用战争手段能解决,我就不会用战争这种最后的手段。

    慎战!

    这是我一以贯之的态度。”

    说这些话的时候,李世民忍不住想起了隋炀帝,更是心中胆寒,隋炀帝给李世民造成的阴影实在是太大了。

    让他这么一个以武立国的君王,对战争却抱有一种极度谨慎的态度,否则早在贞观元年突厥第一次遭遇天灾的时候,他就出兵了,哪里还会再等两三年,等到万事俱备的时候。

    洛苏望着李世民,再次忍不住感慨,真是完美啊。

    李世民真是他所知晓的,洛氏之外,最完美的人。

    李世民让洛苏又回想起了周厉王,当年洛苏劝周厉王不要轻易动用天子六军去征战,但周厉王不听。

    而现在,他亲耳听到了李世民的战略思想,感慨道:“慎用战争,才能将战争的效果最大化,如果当年周厉王能像你这样,就不会有南征之败,就不会死在汉水,就不会背上千古的骂名。”

    听到周厉王,李世民转头和洛玄夜对视一眼,这些年相处下来,洛苏说周厉王的次数,还要远远超过周召王,在洛苏的生命中,周厉王占据的地位比周召王还要重。

    某种程度上,周厉王是唯一一个能把洛苏逼走的人,实在是太熊了,熊到没脑子。

    连续问了两个问题后,洛苏终于将自己构思中的一个很关键的节点说了出来,“我听说四方的胡人部落,都已经派人前来拜见你,当初臣服冬突厥的那些部落,现在都在赶来长安。”

    李世民颇有些骄傲的点点头道:“之所以能这么顺利的击败冬突厥,击败颉利,李靖固然有大功,但这几年对突厥麾下诸胡人部落的分化也功不可没。

    突厥的突利小可汗,已经向我大唐称臣,这是许多年不曾有过的声势。

    薛延陀的可汗是接受我册封的。

    至于铁勒、回纥等草原诸部,现在都在赶往长安的路上,据说有成百上千个大大小小的部落,都派遣使者来到了长安。

    这些人大多数是看到冬突厥被我大唐击败,深深对我大唐畏惧,所以才派人前来的。”

    洛苏接话道:“这些人因为大唐击败冬突厥而深深不安,但很快也会因为另外一个强大部落的崛起,而倒向另外一个接替冬突厥的强大势力。

    这些部落距离大唐这么远,距离未来必然崛起的草原势力却那么近,那最终会做出什么选择就是注定的。

    大唐的战争不曾结束。”

    李世民闻言一滞,洛苏这毫不留情的言语,戳破了他对未来的展望,在击败冬突厥后,李世民暂时没有对外动手的计划。

    因为无论是辽东还是西域,目前对中原都没有威胁。

    李世民实际上不是一个热衷于开疆拓土的君王,他对冬突厥动手是因为冬突厥对中原威胁太大,三番两次的逼近长安。

    这太危险了!

    灭掉冬突厥后,解除了大唐的边境威胁,李世民就不准备对外征战,而是决心要搞文治,达成孝文之治的盛世。

    但现在听起来,文公貌似不是这个想法,因为文公一直都在说,战争不曾结束。

    李世民相信文公的判断,于是目光熠熠的望着洛苏道:“还请文公直言吧。”

    洛苏手指在石桌的棋盘上轻点,而后将一枚黑子点在天元之位,“我刚才问了天子你三个问题,分别是你对夷狄的态度,对战争的态度,以及四方蛮夷对中原的态度。

    大唐未来的战争不会停下,这是必然的。

    大唐的府兵制度,不适合长期征战,这也是必然的。

    仗不能不大,兵又不能出,你不愿意每次都发动大军,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了。

    实行真正的精兵制度,府兵用来镇压中原,就保持现在这种,至于出征四夷的府兵,就挑选精锐,每次不多选,一两万人即可。

    一两万人出征,不会耽误国内生产,即便是出事,也不影响大局,这一两万人,用最好的甲、最好的弓,一旦立下功劳,特权都要给。

    最重要的是,你要从别的地方找兵源,我的建议是,征调夷狄仆从军,甚至在一些战争中,完全使用这些夷狄的仆从军。

    这就需要你有一个身份,能够让你合情合理的调动这些夷狄。”

    打仗不用自己的兵,而用诸侯的兵,哪个诸侯不服,天子六军就征讨诸侯,攻破他的城池,剥夺他的爵位,将他弃尸在荒野中,这就是当初洛苏做的事。

    现在依旧是同样的道理。

    以诸侯制诸侯,以诸侯制夷狄,现在是以夷狄制夷狄。

    李世民已经隐隐约约的知道了这个身份,他还是问道:“什么身份?”

    洛苏微笑道:“当然是可汗,你愿意成为胡人的可汗吗?”

    李世民沉默了。

    可汗。

    这个称呼冠在他的头上,让他有些恍惚的感觉,击败了冬突厥,他当然可以代替颉利成为新的可汗,整个草原的可汗。

    但。

    李世民问道:“文公,仅仅一个可汗就可以让我掌控草原吗?恐怕是不行的。”

    洛苏轻笑,“当然不行,成为可汗仅仅是第一步而已,接下来要……”

    说着,洛苏将几枚白色的棋子放在棋盘上,围着那颗放在天元的黑子,然后变幻着位置。

    李世民越听眼睛越亮,频频点头,脸上满是舒爽之色,他甚至想直接载歌载舞,直到洛苏说完,他依旧觉得意犹未尽,而且他能够感觉到,洛苏的确是有所保留,未曾说尽。

    他再问的时候,洛苏只说道:“这一步做完,如果还有余力,才能够进入下一步,如果这一步都做不到,想那么多又有什么用呢?”

    洛苏是会拉期待感的,让李世民忍不住想知道,那就只能更努力的去做现在这些。

    最终只能感慨道:“文公果真大才,朕深深敬服,待颉利以及诸四方酋首前来时,文公可要亮相?”

    洛苏将目光投向北方,轻笑道:“去见一见,既然击败了冬突厥,看来这次是真的要做一些事了。”

    ……

    等到李世民和洛玄夜离开后,洛苏望向洛君成,突然问道:“太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洛君成一愣,而后说道:“太子仁厚,也颇聪敏,待人有礼。”

    洛苏又问道:“有什么缺点吗?”

    洛君成思索道:“唯一的缺点可能是,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有时候课业重一些,他就比较难受,除此之外,还未曾见到其他缺点。”

    洛苏若有所思,“看来是该找时间见见天子的这些儿子了。”

    洛君成闻言一凛,虽然不知道老祖宗要做什么,但一定不会是小事。

    ……

    李世民踌躇满志的离开灵天阁,他已经开始期待接下来万国朝拜的盛世场面。

    此番前来朝拜大唐的不仅仅是当初被冬突厥所控制的部落臣属。

    西域也有许多国家前来。

    西突厥最强盛的时候几乎控制了西域,但上一任可汗被杀后,国中就一直都在内战。

    西域一向都分天山南麓和北麓,堪称是泾渭分明,现在西域东面的高昌、天山南麓的于阗、疏勒等国,为了摆脱西突厥的控制,都前来大唐,准备抱一条新的大腿。

    ……

    押着颉利的囚车缓缓走进长安,在长安城外两侧,已经站满了人群,左千牛卫大将军洛玄凌不在,洛玄夜亲自披挂上阵,主持着场中安全事务。

    李世民穿着全套冕服站在万人之前。

    “颉利!”

    李世民不怒自威的高声道:“当初你率领着突厥大军来到大唐,那个时候的场面,很不好看啊,今天你又来到了长安,多么的和平,多么的平和,朕很喜欢今日的场景。”

    颉利脸上带着不服和愤然,他认为李世民是在羞辱他。

    李世民又道:“你出身很是高贵啊,凭借着你父亲和兄长的基业,统治着大漠南北广袤的土地,无数强大而有勇力的百姓,但为什么落到今天的地步呢?

    因为朕是比你更强大的君主,大唐是比突厥更伟大的国家。

    按照草原的习俗,朕本该杀死你,但朕不愿意那么做,这是因为念在你和朕结盟之后,没有大的侵扰,尚且能略微遵守一些盟约,所赐予你的恩典,这是朕煌煌大唐的气度。

    朕现在就赦免你的死罪,打开囚车,放颉利可汗出来。”

    什么叫垂死惊坐起,喜讯滚滚来,颉利知道中原有在宗庙前杀俘彰显武功荣耀的传统,他是万万没想到李世民竟然会放过自己。

    他走出囚车,先是郑重的望了李世民一眼,然后跪倒在地上,感动的说道:“颉利,谢大唐皇帝陛下,不杀之恩,愿诸夏天子,统治苍天之下的所有臣民。”

    李世民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