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遗志

    第二十九章:遗志 (第1/3页)

    河北的千里沃野遍地焦黄,大片蝗虫由南而北,累累白骨随意横陈在路边,尸体旁多有拐杖,麻衣多快要风化,绫罗绸缎只零落几片而已。

    在这场大逃难中,贫穷和富贵的差别并不如何大。

    关中的战事如火如荼,燕军陷入关中百姓的汪洋大海中。

    朱温见到不妙,想要率军东进,却遇到了一路东征而来的神圣同盟军。

    但大唐的局势并没有比永安元年变得更好。

    一切都好像一场梦。

    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一日一变。

    辅佐天子的洛氏子七日一换,洛王的爵位戴在不同人的头上,如今终于稳定下来。

    她叫洛仙芝。

    十九岁。

    她所面对的局面很是严峻,她的威望远远不如执政多年的洛星云,大唐动荡,政坛数日一变,波云诡谲,她还处于成长期,但大唐的六京三千州都压在了她的肩上。

    在一个清晨,刚刚下过几丝雨,地面微微有些湿滑。

    她从宫殿中醒来。

    而后有宫娥匆匆而至,一见到洛仙芝便噗通跪倒倒地,脸上满是惊恐。

    一行人脚步匆匆走到天子的寝殿,这里已经匍匐倒了一片人,所有人都战战兢兢。

    洛仙芝快步走进,越过两个烧成炭块的火盆,上前握住天子的小手。

    冰凉刺骨,有些僵硬,脸色苍白,嘴唇红的宛如樱桃。

    “昨夜发生了什么?”

    洛仙芝提了提地上的火盆,厉声道:“火盆是谁端进来的?”

    “回洛王话,是陛下说有些冷让奴婢端进来的。”

    “窗户也是你关的?”

    “回洛王,窗户是陛下自己关的,这段时间宫中比较乱,陛下害怕,一直都让紧闭门窗。”

    洛仙芝闻言有些沉默,天子怕冷,最近宫中混乱,所有天子害怕,她也是知道的,但烧火盆不关窗,关窗不烧火盆。

    这种错误太低级了。

    “将人全部带下去,查一查。”

    洛仙芝知道这里面应当是没有问题的。

    因为这里面有自己从洛氏带过来的人。

    如果现在是其他人在宫中,这件事已经说不清了,必须要有人为天子的去世负责任,甚至要自杀以谢天下。

    但洛仙芝不用。

    望着天子的尸体横陈,她心中思绪有些复杂。

    她和天子并没有什么感情,两人相处的时间,满打满算只不过三日而已。

    况且这段时间,她已经见多了生生死死,为了这个天子,有多少她的长辈都魂归素王了,但这一刻,她依旧有些迷茫。

    “召诸臣进宫,然后将誉王殿下带到这里来,阿九,你亲自去。”

    阿九是洛氏的灵兵,是绝对不可能出问题的。

    誉王则是天子的弟弟,如今天子崩殂,应当让誉王继承大统。

    召诸臣进宫,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不通知。

    洛阳城中一直都非常的混乱,强盛的洛氏急转直下,洛氏自然依旧是强大的,根基都没有丝毫的损毁,但台面上的人物却有些缺乏了。

    据说上任家主,甚至对周郡王一脉和玄门一脉发出了召回令,让周郡王一脉回来稳定局势,到不得已的时候,继承洛王之位。

    话说这洛王之位,本就是从周郡王一脉延伸出来的,只不过一支远走高飞到了秦国,一支伴随着女主天下而勃然兴盛,最终达到前无古人的境地。

    ……

    大臣们并不如何悲痛,脸上只有麻木,死人死的太快太多,就是这样的情绪。

    关于大行皇帝的死因,洛仙芝只略一解释。

    而后众人便见到誉王殿下被一个身材高大的壮妇人抱了过来。

    誉王还不知道他的兄长死了,更不知道自己即将成为帝国的主宰。

    灵兵将誉王放在地上,洛仙芝牵着他的手去看大行皇帝,大臣们都沉默的注视着这一幕,心中则在盘算着要说些什么。

    虽然现在帝国很艰难。

    但有心人反而能看出来,现在的帝国,貌似没有灭亡的危险,从一开始气势汹汹的境遇下跳脱出来,就能意识到,大唐至少在中原的统治是非常稳定的,民心也很足。

    只要还能保有中原之地,日后总还有机会,能够恢复盛唐的疆域。

    既然如此,那摆在所有人面前的就有一件事,那就是帝国巨大的权力真空。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没有人可以无视,现在洛氏让出了巨大的权力,这些权力自然就要有人填补上去。

    洛仙芝虽然年轻,但却对此心知肚明。

    在堂下的这些人,或许对于大唐是忠诚的,但忠诚于大唐,和一心为公,不是一回事。

    现在他们安静着,只不过是因为誉王还在自己手中,如果誉王也去世了,那无数的攻讦都会落到自己的身上。

    这种攻讦未必是要达成表面上的目的,更多的还是让自己出局。

    想到这里,洛仙芝摇摇头,可惜啊,我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傻白甜。

    望着那個被天子死相吓到,正哇哇大哭的誉王,洛仙芝也在思索,这个小孩子还有机会长大吗?

    他虽然什么都不懂,但他的生死却关乎着帝国的稳定。

    如果誉王去世,洛仙芝简直难以想象天下会变成一副什么样子,仅仅是继承者就能吵个连天。

    很多人都目光熠熠的望着誉王。

    这就是未来帝国的主宰了,距离他能够处理政务,还有很多年,这些年掌握权力的就是面前这个年纪同样不算是很大的女子了。

    一个来自洛氏的女子。

    但。

    他们望着洛仙芝的目光却不是望着一个权力者。

    而是望着一个死人。

    他们在等待着洛仙芝会在什么时候死去。

    洛仙芝也知道他们在看什么,她自己也有时候在思考自己会在什么时候死去。

    在群臣到来之后,对大行皇帝的死没有异议,然后洛仙芝将大行皇帝收敛,既而在大行皇帝的灵前,宣布誉王继承皇帝位。

    洛阳蒙上了一层新的阴影。

    上一层阴影还不曾取下。

    ……

    天子的突然崩殂对于人心的损害是极大的,这段时间以来,四海之内可以说是人心惶惶,没人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一桩桩一件件事,让人心中不安。

    乃至于让许多人产生了一种大唐是不是真的要完的错觉。

    一直都没有好消息传来,每一条传来的消息都是对大唐不利的。

    而对于洛仙芝来说,她现在最重要的事情,便是重组一个可以执政的体系。

    宫廷中的体系不需要重建,洛氏内部的人可以直接用,她有一个庞大的秘书团,可以用来参谋机务。

    但在外的人,则需要她仔细的甄别,哪一个是可用的,哪一个是不可用的。

    在这方面即便是洛星云曾经用过的人,也不一定是可用的。

    这实际上是非常简单的道理,洛星云的盟友不一定是洛氏的盟友,服从洛星云的人,不一定会服从他的后人。

    洛仙芝继承家主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前往关中接收敢战士,这是洛氏的依仗。

    中枢不稳,前线就不可能稳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