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未来

    第十四章:未来 (第3/3页)

行省吃亏的话,那帝国中央就要保证自己能够应付行省的抵抗。

    各个行省中比较上流的那些人,尤其是那些工业主,都希望自己的货物能够畅行帝国,又不希望其他行省的货物进入自己的行省。

    于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就这样出现了,想要达成目的,那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通过行省衙门来制定本地保护政策。

    行省衙门在这方面则完全没有拒绝的必要,本行省的企业不说缴纳的工商业税,还有给衙门缴纳的其他方面的资金和好处,都能够让本地的运转更好,也能带来政绩,毕竟每年上缴国库的财税,都是政绩的一部分。

    所以衙门和当地的大工厂当然是一拍即可,至于外来的货物,则征收一部分的厘金,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变相的关税,在这种情况下,外地的货物除非质量和成本完全胜过本地,否则是不可能在商业竞争中胜过本地的。

    这种事情一旦有一个人开始干,很快其他行省就会跟上,继而开始关税大战,变得花样的往高涨,而且名目极其繁多。

    他们当然不会真的说进入行省要加税,而是会用治安金,卫生税等等要要求,至于本地的工厂,则有各种减免,毕竟是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种事自然瞒不过洛长青,他知道这件事后,直接就气笑了,他就知道这群商人永远干不出什么好事来,而被商人同化的官僚,最终也只会成为爪牙。

    如今还真是给了他个惊喜,总能给他整个这种惊喜,为了赚钱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这种极强的本地保护主义,如果洛长青没有记错的话,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还是蒸汽时代没开始的时候。

    那个时候是纯粹的封建时代,那个时候会有洛氏和皇室的货物能够通行全国,没想到啊,现在已经进步这么多了,结果在这方面,竟然走回去了。

    果然他对新学的判断没有错,罗马的那种模式,就是低配版的帝制,从很多方面来看,还不如帝制,至少帝制如果出现英主的话,还能收拾旧山河,而罗马那种大贵族共和模式,根本就出现不了英主,在英雄的人物,也拿不到多少权力,只能受制于身后的商人。

    心中虽然吐槽,但事情还得解决,这件事对于帝国内部的伤害是极大的,但到底怎么去解决,还真的不好搞,本地保护主义的出现,是因为一个地区的发展,是真的会带来明显的好处。

    对于这世上大部分的人来说,与其自己奋斗,不如看投胎到哪里,就像是在邦周时期,即便同样是老百姓,如果投胎到洛国,那自然是比投胎到其他国家要好得多。

    现在来看,如果能够投胎到洛阳,那当然就比投胎到其他地方要好,生活在洛阳,即便是再穷,但洛阳有大量的工程,这些工程都是能惠及所有人的,而且洛阳的治安也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地方。

    这都是生活在洛阳的隐形好处,更不用说皇室时不时赏赐的钱财以及肉食等,这都是生活在帝国其他地方所没有的。

    而且这种地方保护主义的出现,还有一个原因,尤其是在边疆行省,也和帝国本身控制力有关系,中原人口多,而且更加稳定,市场庞大,这里的工厂人力资源充沛。

    在过去的那些年中,亚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以及行省,能够和中原一较高低,是因为他们没有帝国这样的律法,能够通过压榨人力来进行竞争,但现在帝国一统,帝国的律法已经开始实行,他们必须提高人力成本,这对他们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于是再次提高中原行省的销售成本就是必然的,这其中的思路是非常复杂的,但又是现实的选择。

    如果不能妥善这件事,那刚刚安定下来的诸行省,又要闹出乱子。

    根据洛长青得到的消息,现在不少行省中,就有违反大唐律令的工厂,在当地总督以及官僚的庇护下,开足马力运行着。

    在商业的竞争下,各种下三滥的手段都是可以用的,只会记住最后的胜利者。

    而且现在已经出现了垄断某一行业的巨头,他们有的是联合起来,有的则是利用各种手段吞并。

    至于原因很简单,垄断可以再次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洛长青这些年养成的习惯,从来都不会仅仅看表面,而是从这些行为中分析背后的原因。

    他虽然是个政治家,但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个官僚,他可能是这个世界上,少数能够洋洋洒洒分析出新学背后理论的人。

    从现在的各地官僚的行为中,洛长青判断出了一件事,那就是帝国的很多官僚,已经逐渐被异化,从封建的官僚,变成了新学的官僚。

    人心在浮动,而且是洛长青主动放任的浮动,他现在找不到一个其他的方法,去给自己曾经任命的这些官员做一次思想上的教育。

    毕竟整个帝国都在快速的向工业化转变,城镇中的雇工越来越多,从化肥以及大型机械发明之后,农业的地位就大幅度下降了。

    伴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向前,从帝国一统到现在,仅仅几年的时间。

    当初因为打仗变成废墟的欧洲重新建立了一套工业体系,城镇化程度甚至比先前还要高。

    现在在这个国家中,拥有决定性力量的就是工厂主,帝国的赋税也大部分都是由工商业来提供。

    当初被迫退出的洛氏钱行,在帝国一统后,重新进入了各个行省,承担了很大一部分责任,如果这些工业大幅度的出问题,洛氏钱行也会出事。

    这就是如今的现实,帝国的一切都被绑在了工商业上,谁都不能再让它倒退回去。

    即便是洛长青问责那些违背大唐律法的总督,他们也会说“大局为重”。

    从选择了现在这种工业化的道路开始,一切就是注定的,除非洛长青愿意将这个世道砸个稀巴烂,否则就只能承认现在的这种现实。

    这也是现在很多工厂主肆无忌惮的依凭,庞大的人口,只能由工厂来消化,这种情况下,工厂就必须要能盈利存在,继而就算是压榨一些雇工,当地官僚也只能在不突破底线的情况下,当作没看见。

    毕竟从各项财报上看,现在的帝国每时每刻都在不断的成长,生产的粮食,以及在工业化加持下的各项物资,都在以一种极快的速度增长。

    工业的生产力实在是远远超过农业化时代太多了。

    但洛长青从帝国的这种现状中,却感觉到了一种危险,这是他的一种直觉。

    他单纯的觉得,现在这种世道,特别有种烈火烹油的味道,当初蒸汽时代大踏步向前的时候,不是现在这样。

    直到洛长青接到了一个新的建议,在过去,大部分的工厂想要贷款扩张,都是和洛氏钱行以及其他钱行借,或者直接民间私人借。

    但洛氏钱行审核太严,基本上借不出来,其他钱行也需要抵押物,私人借贷利息太高。

    现在一些人希望能够建立一个市场,可以让普通人用自己的零钱,参与到工厂的投资扩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