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再启战事

    第一百八十七章 再启战事 (第2/3页)

子以命相搏,精神稍微正常一点的大唐人都绝不愿意成为征兵的对象远征番邦,李庸刚从那边回来,她自然更不愿意李庸这个时候再去。李庸看着郑丽婉被惊吓到的模样,分外楚楚可怜,自然知道她想到什么,他不由心一软,温言笑道。

    “别担心,既然朝廷已决定对吐蕃动武,那说明他们已经选好了出征的队伍和将领,我更不会去为了他们做的破事擦屁股的。”

    “若是,若是战事焦灼,吐蕃之战一旦出现问题,朝廷的军队就会遭受重大打击,到时候你也袖手旁观吗?”

    郑丽婉语声颤抖地说道,李庸知道他说的也是实情,现在朝廷对吐蕃宣战,这也是李世民的一贯做法,先打,再抚,打是为了立威,抚是为了怀柔。抽一巴掌再给颗甜枣,大唐公主就是甜枣,历史上大唐将公主嫁予突厥,吐谷浑,都是先打过后再和亲的,加上这次突然集结兵力,李庸是非常不看好这次的对战,他清楚禄东赞是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朝廷的军队遭受到覆灭,不单单松州,禄东赞可能趁势席卷进入大唐都有可能,到时候他和黑军能不出手吗?所以郑丽婉的担心和害怕,李庸怎么可能不知道呢,他看着她的模样不由有些心疼说道。

    “放心吧,可能事情没有我们想的那样,走吧,回家吃饭。”

    李庸拉着郑丽婉就往半山别墅走,李庸不知道当天晚上,众女背着他秘密召开了一个会议。

    “若是能劝下父皇,或许,能免了一场大战,少死许多无辜百姓。”

    长乐贝齿紧紧咬着下唇,良久,终于做出了决定。

    “还是要将父皇劝住,他怪我我也顾不得了,一言可救生灵涂炭,何能不为?”

    翌日,长乐的家书和她替李庸写的一份奏折,让郑丽婉从情报局偷偷送往长安,而这段时间李二每天都和朝中文武商议出兵吐蕃之事,因为战争不是说打便打,毕竟十万大军没有整天拴在皇帝裤腰带上,关中各地调兵,粮草筹备,搜集兵械马匹,确定后勤供给,制定战略战策和行军方向,还有如何与周边的邻国外交,使自己站在大义的名分上,让战争的舆论正义化等等,这些都是必须要做在正式开战之前的,一旦真正开战,其实结果差不多已能看出端倪了。甘露殿内今日武将居多,徐世绩,程咬金,侯君集等,人人披挂戴甲,黑压压的一大片,文官却只有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魏徵等寥寥数人,殿内君臣正议论得热烈,诸多名将杀气腾腾的请战声此起彼伏,掺杂着程咬金骂骂咧咧的粗话,以及与众将的对骂声,热闹得跟煮一锅粥似的,黄公公神色紧张匆匆走进殿内,在乐然耳边说了句话,然后李二结果黄公公递给他的信和奏折,他看完之后眉头微皱。

    “真会挑时候,李庸不是从来没给某献过什么策的吗?”

    说完李二心中一动,想起李庸对吐谷浑的军火买卖和雇佣军,这让大唐得到了一年多的休养生息,最终把吐谷浑这个当在大唐和西域的丝绸之路之间的障碍清除了,长乐代丈夫献策,虽然信中所说可以免了一场刀兵,但是这个做法他不认同,李二是何等聪明,一眼就看出这是长乐是背着李庸写的这些。

    “诸将皆在,且看咱们华亭侯有不同说法,大家看看。”

    黄公公应命拿着李庸的奏折递给下面的大臣们,李二笑着说道。

    “众卿都知道李庸那小子是什么德行,平日什么国家大事都是不理不睬的,但是他毕竟打过吐蕃,在松州的表现也不错,他算是对吐蕃毕竟了解的人,今日他说献上吐蕃之策,你我君臣一起听听这个小子的高论。”

    程咬金哈哈大笑说道。

    “俺老程早就知道那小子不会忘了自己还是一名军人,果然,俺的这对招子没瞎,可惜啊,俺老程膝下没有闺女,不然非也招他为老程的女婿不可。”

    诸将心中了然,他们都李庸的本事,自然也对李素不陌生,于是纷纷点头,然后对程咬金笑骂几句。其实郑丽婉她们商量出来的吐蕃之策很简单,郑丽婉亦是聪慧女子,那就是找个女子冠上公主的名头,然后作为和亲嫁过去,平息这场战争,奏折说得层次分明,殿内君臣一看就懂,可是郑丽婉她们完全低估了这些人,李庸说过的,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郑丽婉她们没有忘记,只是她们是有私心的,那就是李庸,她们不想看到自己的夫君再次去打战,殿内君臣看完这份牛头不对马嘴的奏折的惊呆了,张着嘴面面相觑,因为这次是他们对吐蕃宣战,不是吐蕃对他们宣战,主次都搞错了,许久,程咬金首先鬼叫起来。

    “这小子也太损了吧!这是软刀子割肉,我大唐一个女子就能让吐蕃丧尽国运,这,这还要我们武将做甚?明日俺便去华亭县,我抽死他,他是不是忘记他以前说过的那些话了?”

    李二不以为意的哈哈大笑,因为他知道这份奏折肯定是长乐背着李庸写的,他不好拆穿而已。

    “众卿莫理这老货,辅机,此策你如何看?”

    长孙无忌优雅地捋着青须,带着几分阴恻恻的笑,缓缓点头。

    “不战而屈人之兵,上策也。但是,呵呵~”

    一旁的侯君集也赶紧说道。

    “华亭侯说的虽为上策,然则,我大唐对吐蕃仍须一战!那个小娃子所献之策,战后或可一试。”

    大唐立国以来,战争几乎没停过,李二对土地的狂热和执着远甚后世房地产老板,而且从来不挑食,除了土地,也不介意邻国的人口,财物,牛羊等等,打仗的目的其实就是这些,开战,掠夺,纳入版图,建都护府,整个大唐君臣就是这么简单粗暴,原本按历史上,大唐今年的形势很不利,西边吐蕃的松赞干布于贞观六年统一吐蕃后,开始露出早已蠢蠢欲动的野心,吐蕃也是大国,是大唐邻国里最强大的国家,大国的领导人怎能没有野心?松赞干布对土地也很狂热的,这也是如今大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