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奉诏回京

    第二百零五章 奉诏回京 (第2/3页)

恢复有很大帮助,快,都喝了,娘闻着都馋,真香。”

    “李大哥回来了?”

    尉迟宝林惊讶地问道。

    “可不是,连夜赶路,累得眼睛里满是血丝,看着都心疼,快喝吧。”

    “李大哥亲自熬制的?”

    尉迟宝林追问道。

    “娘还能骗你?张嘴,娘喂你。”

    尉迟宝林张开嘴,一行热泪滚落,尉迟夫人理解地说道。

    “要说李庸这孩子,还真是仗义,你父亲以前那样得罪他,他都没记在心里,什么好事都没忘记咱们尉迟家,你受伤被程处弼带来华亭县,我们还不理解,现在终于知道了,这天下就只有这里能把你救回来,李庸他人不错,娘和爹也看过这里,虽然比不上长安繁华,但跟着李庸一定干出一番事业来的。”

    “嗯!”

    尉迟宝林重重地应了一声,竟然生出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动,要是被李庸知道了,都可以直接无语了,尉迟宝林一碗粥下肚,他就感觉浑身暖暖的,很舒服,力气也恢复不少,没多久,李庸和尉迟恭联袂而来,见尉迟宝林脸色红润许多,李庸的一颗心也算放下了。

    “你小子命真大,能熬到我这里来,你的情况我已经掌握,好好休息,什么都不用想,等你伤好后咱们一起去找回场子。”

    “我儿气色看着好些,这食补之法还真是奇妙。”

    尉迟恭感慨道。

    “废话,李庸是谁?亲自做的岂能不好,还有你以后对李庸客气点,人家不说,不代表计较,改改你拿脾气。”

    尉迟夫人说着看向李庸,追问道。“以后天天吃这个?”

    “这几天不能大鱼大肉,虚不受补,每餐吃什么我来做,适当走走,帮助活血,不要剧烈运动就行了。”

    本来李庸同道尉迟夫人说尉迟恭感到很尴尬,所以他赶紧回答她的问题,打破这该死的尴尬。说话回来,这次李庸千里迢迢去搞的那些盐,也算是个收获,因为长安的食用盐有青盐,也就是湖盐和海盐两种,至于岩盐,主要在西南一带消化,产量不够,到不了长安,但青盐和海盐炼制技术不够,里面蕴含一定的杂质,虽然对人体影响不大,但对病人还是有一定影响,做出来的食物味道和营养也会受影响,好在李庸没把所有的化学知识还回给老师,所以他才能做出如此好的食盐来。李庸和尉迟恭聊了一会儿,天色已晚,李庸又连夜赶着回来,实在是太累了,所以就各自回房休息。

    第二天一早,李庸熬了一锅猪血汤,一碗猪肝瘦肉稀饭让人给尉迟宝林送去,自己用野猪瘦肉做臊子,下了一锅面条,吃的尉迟恭一家人胃口大开,饭后,长乐她们也小学教书去了,郑丽婉武曌她们到海事衙门去忙,因为海盗的事情,海事衙门的压力很大,李庸没有去,因为他知道,有高达和郑丽婉、刘仁轨他们在,那些倭国海盗就是跳梁小丑罢了,等他一切就绪的时候,就是他兵临倭国之时。李庸和尉迟恭坐在会客厅喝着茶聊天,主要还是说李庸在利州的事情,可是尉迟恭听到儿子受伤之后,就没太关注就请假跑来华亭县了,所以他知道的也不多,不过李庸有强大的情报局啊,李庸把情报局送来的情报看了一遍,然后吐了口气和尉迟恭说道。

    “尉迟伯伯,关于侯明昊灌醉利州都督武士彟,偷盗印信调兵一事证据确凿,根本就没好审的,可是我的老丈人还要什么三司会审,关键不宣我回去,你说怪不怪?”

    “你这么一说,那还真挺怪的,按理说,你是当事人之一,要审,你也要到场,可是圣人没有旨意让你回去,我也实在看不懂。”

    尉迟恭可不是程咬金这种装傻的武将,他是真傻,所以李庸赶紧和他说就是对牛弹琴,思路总是跟不上自己,郑丽婉武曌又去海事衙门了,所以他想找商量的人都没有,李庸有种有话说不出来的感觉,很憋那种,他索性就等郑丽婉她们回来再商量,其实这个案子不是不请回长安,而是李二的圣旨还在路上呢,他们可没有李庸的船队可以走水路,尉迟恭他们能来这么快,那是因为得到杜如晦找了老光棍安排的船才能那么快华亭县,要是走陆路?估计尉迟宝林都好了,他们都还没到,李庸这边也因为通讯问题,情报局已经是给了最新情报,但是还是慢,所以李二宣他会长安的圣旨只是在路上而已。等他看到李君羡亲自来宣读圣旨的时候,李庸一切都明白了,那就是他这个老丈人听到什么了,比如火枪什么的,这种武器是那个皇帝都不能放任不管的,加上李二很早之前就怀疑来路不明的黑军,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一些调查的零零碎碎的结果,李二更加怀疑黑军就是李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