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军凯旋

    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军凯旋 (第2/3页)

    说完之后,慕容顺目光一转大惊失色,因为他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尉迟恭呢?出征的时候是四位国公一起领军,怎么回来的时候却只看到了两位国公和荣富郡公。难道说尉迟恭?慕容顺迟疑的问道。

    “怎么没见鄂国公啊?”

    一听慕容顺提起这事,程咬金就禁不住得意的大笑了起来。

    “尉迟老黑和老夫比试输了,所以他就留在了吐蕃镇守,哈哈哈,尉迟老黑还想和老夫比,真是不自量力!”

    牛进达听了不由一头黑线,他才不信程咬金在比试中胜了尉迟恭呢,这俩人都是不要脸的人,要分出胜负来很难,而且真要比起武艺来,平心而论还是尉迟恭略胜一筹。不过论起脸厚心黑来,程咬金有过之,慕容顺听了则已经愣在了那里,此刻他才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尉迟恭留在了吐蕃镇守,那肯定是领着大军镇守啊!也就是唐军不止凯旋的兵马!这么一想的话,唐军这次出征岂不是也没损失多少兵力?慕容顺的心里不断的翻腾着,这世上没有人比他们吐谷浑人更明白吐蕃的强大!然而唐军竟然这么快就彻底攻占了吐蕃,而且还损失多少兵力,这太让人震惊了,唐军到底是多么强大,才能取得这么辉煌的战果?如果说以前他心里还有一丝幻想的话,那现在他连那一丝幻想都不敢有了,慕容顺连忙道。

    “大军征战吐蕃辛苦了,早就知道大军即将凯旋,我早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还请国公入城暂歇,我这就安排人杀羊宰牛劳军!”

    徐世绩笑道。

    “那就劳烦大汗了!”

    慕容顺连连摆手道。

    “不劳烦,不劳烦,这是我们吐谷浑的一点心意,我们吐谷浑上下都感激着呢!”长途跋涉的大军进入了伏俟城,而来自长安的钦使也加急赶到了吐谷浑。

    在捷报到达长安后没多久就又有一轮捷报加急送到了长安,吐蕃各氏族先后投降,吐蕃彻底被唐军占领,原本就一直和大臣商议着如何处置吐蕃事务的李二根据吐蕃传来的奏报迅速拟定了计划,徐世绩、李庸他们在伏俟城遇到了皇帝的钦使,设立保宁都护府,鄂国公为大都护,其他氏族头领俱有封赏,牛进达领五千骑兵镇守伏俟城,和逻些城遥相呼应,至于徐世绩、李庸等自然是领兵凯旋,当初李庸写的天花乱坠的那封劝降信其中不少内容都被李二采用了,当然,李二、杜如晦、房玄龄他们比李庸更有经验,各种分化、制衡之术玩的贼溜,关于皇帝对吐蕃的处置,李庸倒也没有瞒着真珠公主和蒙萨赤江,悉数告诉了她们,毕竟这也不算是什么秘密,真珠公主和蒙萨赤江听了一副沉思的样子,李庸笑道。

    “为了保宁都护府的安定,一些制衡之术是再说难免的,别说是保宁都护府了,就算是大唐朝廷之中也有制衡,这是为君之道,不过,圣人终究是仁君,对于吐蕃普通百姓并未苛待,将来他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你们也可以放心了。”

    蒙萨赤江和真珠公主听了也很是欢喜,虽然皇帝对吐蕃的处置没有李庸的劝降信上写的那么好,但是也比她们想象的要好,大唐皇帝是真的没有奴役压榨她们吐蕃人,而是将吐蕃人也当作了大唐的子民。毕竟她们吐蕃人算是战败之族,能得到这样的优待,大唐皇帝不愧仁君之名,甚至,蒙萨赤江和真珠公主心里产生了一个念头,也许以后吐蕃百姓的日子会比赞普在位的时候过的还好,蒙萨赤江躬身道。

    “多谢郡公!”

    李庸笑着摆手道。

    “谢我干什么?这和我又没啥关系。”

    真珠公主认真道。

    “若不是你的那封劝降信,皇帝也未必会制定这些政策,所以,这一声感谢是你该当的。”

    “谢不谢的不重要,我是真的希望吐蕃能够就此安宁下来,吐蕃的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圣人的旨意下达,我对那些投降氏族也算是有了个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