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秘书监

    第十章 秘书监 (第3/3页)

说不出口的。

    朱元璋说道:“太子,你明天从东宫搬过来,在乾清宫附近安置。我意重设秘书监。你来负责。今后天下所有奏疏,从通政司到你手中。你先分类,写节略,一式两份,一份送到俺这里。另外一份送到翰林院,让宋学士代替,给俺拟个章程。送到俺这里。”他微微一顿,说道:“至于何夕,在秘书监挂一个秘书郎吧。”

    朱元璋明白,何夕很多话,都不是他自己的意思,是从后世的历史总结。朱元璋是最看不起阉人的。他万万没有想到,后世太监居然能掌握最重要的批红之权。难不成前宋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我大明是与太监共治天下?

    这何等可笑?

    他既然知道,这个趋势不可避免。即便他不这样做,他的子孙也要这样做。何不将这个制度在他手中完善。秘书监本来就有的,与翰林院一样,是掌管图书的官职。朱元璋之前建国立制的时候,觉得多余就废除了。而今重新设立,就是将秘书监来代替后世太监的司礼监。让秘书监与内阁相互制衡。

    当然了,在朱元璋这里并不需要。但是后世子孙却需要。

    不管怎么说,朱元璋都不能容忍,太监掌握批红大权,这简直是开玩笑。

    这已经是朱元璋的让步了。让朱元璋重新设立丞相,决计不可能的。因为君臣之间最基础的信任,朱元璋这里一点也没有。让朱元璋如何愿意将大权分给一个可能是敌人的人?

    至于何夕的秘书郎。是让何夕有一个身份待在朱元璋身边。毕竟而今何夕没名没分的。在宫中有些不合时宜。有了秘书郎这个身份。就能名正言顺地留在宫中。也让何夕与太子之间亲近一些。留待后用。

    太子与何夕立即说道:“儿臣遵旨。”“臣遵旨。”

    从这一刻起,何夕正式开始融入大明了。

    ------

    太子与新任秘书郎何夕,一前一后走出了乾清宫。

    太子忽然脚步一顿。说道:“何弟,既然父皇让我照顾你,有些话我与你说清楚。今日你在父皇面前直谏,我是极其佩服的。但是下一次最好不要这样了。父皇这几年,威严日盛,一言之间,举之上天,掷之入地,实在刑不可知,威不可测。到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即便是我也救不了你。这样的事情,今后少做。即便你真有什么事情非做不可。事先给我打一个招呼。也好让我有个准备。”

    太子这一番话,说得情真意切。颇有推心置腹之感。称得上与人为善,这四个字。

    何夕感受到太子的善意,说道:“殿下,下官知道了。”

    太子说道:“叫我大兄。”

    何夕说道:“是。太子大兄。”

    正如朱元璋让何夕称呼他为叔父一样,都是客气话。何夕当面答应,从来不敢真这么样做。

    太子说道:“父皇只会使唤人。你去休息吧。”

    何夕躬身行礼,听命回到之前休息的宫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