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各自东南西北流

    第三十一章 各自东南西北流 (第3/3页)

一看子澄。他也累坏了,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你们这一次见面之后,下一次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练子宁似乎想起了黄子澄,嘴角微微一笑,说道;“是。”

    这就是人生。

    有些人,你以为彼此后一起走很长的路,其实一个路口过去,他已经不见了。有些人,你以为大家只是临时结伴,但是不知不觉之间,已经走过半生了。

    何夕对练子宁是寄予厚望的。但是奈何人各有志。

    ------

    “如何?”燕王与练子宁离开长春堡。在路上并缰而行。燕王问道。

    练子宁说道:“死了封藩东北的心吧。老师根本没有想过,让你封在这里。我估计,老师为你准备的封地,就在塞北。”

    何夕如果知道,他的亲亲好学生,与他抵足而谈是真的。来打探消息也是真的。不知道作何感想了。不过练子宁自己并不觉得自己是背叛何夕,因为而今何夕与燕王之间,并没有什么利益冲突。甚至他估计,燕王之所以如此看重他,也未必没有他是何夕弟子的原因。

    燕王长叹一声,说道;“塞北。塞北。”

    燕王对塞北这个地方,越了解,就越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塞北绝对是王霸之姿。有塞北草原在,就有十几万铁骑,十几万铁骑,只要训练好,足以压制漠南。

    如汉之匈奴,唐之突厥,宋之蒙古。

    但是他偏偏不可能南下进攻自己的母国。那么塞北的情况,更多都是累赘了。苦寒之地,地不生五谷,人口有限。这让他欣喜于漠北的军事实力,但又痛苦于他非但不能用,反而很长时间,要安抚压制这股势力。

    因为这是大明封一个藩王在塞北的原因所在。

    岂能让燕王不痛苦。

    对这一个地方,燕王是又爱又恨。

    练子宁说道;“大王不要担心。塞外的事情不用太担心,我这就去见我的好友黄子澄。辽东这里或许比塞外暖和,但也是很冷的。恩师必有布置。我们学习一下就行了。”

    练子宁丝毫没有觉得,抄何夕的作业有什么不对的。身为学生,不正应该好好学习吗?

    在他心中,这是理所当然的。

    燕王说道:“好。俺听你的。这去见见你的好友黄子澄。”

    燕王心中暗道:“能将何夕拉过来是最好的。但是何夕是父皇的人。既然如此将何夕的弟子拉过也不错,一个不行,再来一个。”

    黄子澄也入了燕王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