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赐名天津

    第九十章 赐名天津 (第2/3页)

    朱元璋并不是在乎自己的名声。到了他这个地步,千古功过,已经不是一些人能够诋毁的。但是,朱元璋对张居正的下场。很是警惕。张居正的下场告诫了。全天下臣子,不要为大明效死力。

    于是,大明再也没有能力挽狂澜贤相了。剩下的历代首辅,做的都是李鸿章一样的工作。裱糊一下破房子。

    万历之后,大明其实有救的。只是已经没有人愿意去救了。

    朱元璋说道:“从洪武十六年以来,海外新建,四镇三国。海关税入,已经超过盐税,成为大明第二大赋税。海洋也是大明之疆域。天子岂能不重海疆。至于朕布衣起家。何等局面没有见过。还怕区区海浪。此事不用再说了。”

    “陛下,不可。”李善长大声说道。

    朱元璋说道:“国公不必多虑,如果你不想去,可以留下来。”

    李善长说道:“陛下,臣劝谏,并不是臣胆小。臣八十有余,即便即可身死,也属正常。只是心忧天下。陛下出海,臣岂能不跟随。”

    朱元璋说道:“好。知道韩-国公忠心耿耿。”朱元璋心中杀机已定。

    随即,朱元璋放眼天津码头。说道:“这里不错。来人笔墨伺候。”

    立即有人呈上。

    朱元璋写下“天津”两个字。身边的人连连称赞不提。

    ------

    从天津到牛庄,虽然航向很近,而且为了朱元璋的安全。还是贴着海岸线前行的。但是依然要数日。

    朱元璋忽然将李善长叫过来。随即屏退左右。

    朱元璋说道:“李先生,你想死吗?”

    朱元璋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此刻将一切摊开说了。

    李善长说道:“陛下,老臣不知道陛下是什么意思?”

    朱元璋说道:“当年在定远县,第一次见先生的时候,俺就知道,先生是王佐之才。而今朕依然不后悔当今的决断,请先生出山。先生现在后来辅佐俺老朱吗?”

    李善长目光迷离片刻,似乎想起了之前种种。他与朱元璋也有一段如鱼得水的时光。那时候君臣相得。绝不是而今的样子。

    李善长说道:“老臣不后悔。陛下是明主。老臣虽然自负命世之才。但是天下大才何其多。张士诚,陈友谅。乃至于元廷之中,与臣这样大才,不多说,十几个算是有的。但是能有几个到臣这个位置?没有陛下,且不说老臣能不能在乱世之中活下来。但是即便活下来的。也不会有今日的高位。是以不后悔。”

    朱元璋说道:“那先生,这是为什么?你我君臣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