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赐名天津

    第九十章 赐名天津 (第3/3页)

不能善始善终。这个时候来与朕闹脾气?你难道不知道,朕已经忍了很久了,放在年轻的时候,你李家满门,早已鸡犬不留。”

    朱元璋此刻面沉如水。不怒而威。无形的压力传递到李善长身上。

    如果是别人。早已吓得屁滚尿流了。但是李善长与朱元璋这么多年,亦君亦臣,亦友亦敌。两人都太熟悉了。这一点点小手段,根本不足以吓住李善长。

    李善长说道:“陛下,善始善终,当年你怎么不想与老臣善始善终了,一朝见弃,二十年闲居。你现在来跟老臣说善始善终了?不是太可笑了。而且陛下,你要明白一件事情,我李善长八十多岁了,现在多走几步路就气喘吁吁。看两行字,都头晕眼花,只能让书童读给我听。还老认错人。岁月无情。而今老臣,不过是一个废人,等死而已。什么也做不了。但是为什么那么多人要举着老臣这个招牌?”

    “杀不杀老臣?这不重要。老臣而今死了,也就死了。到我这个年纪多活两年,少活两年,也没什么打紧的。但是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借老臣这个牌匾,来对抗陛下,这才是陛下所要深思的事情。”

    李善长不愧为李善长。一下子说到点上了。

    李善长人脉遍布天下。这自然有他刻意经营的原因。但是人走茶凉,更何况李善长走了二十年了,他当年提拔的亲信部下,胡惟庸等人时间长了都有一些不听话了。更何况这些年朝廷上下,屡屡被清洗。李善长的人脉又能留下多少?

    李善长自谦说自己什么也做不了。那自然是假话。但是如果没有这么多人聚集在李善长身边。李善长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声势?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自然是朱元璋很多事情,不得人心。在朱元璋的高压政策之下,一直有一股暗流。只是李善长与这些人勾结在一起了。

    甚至这一股暗流,很难说是一个人,或者一群人。

    朱元璋也清楚,杀人解决不了问题。最多能压制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对文官下手那么狠,最后却将位置传给了朱允炆。并不是他不知道朱允炆是什么样的人。而是对整个文官的妥协。

    而今却不一样了。

    思想不怕子弹,战胜思想的只有思想。

    朱元璋根本不在乎这些。说道:“此事不需要你来管。朕再给你一个机会。你只要答应,去宁波养病。从此不问朝堂之事。朕放一你马。这也是最后的君臣情分。”

    “你想清楚了。”

    李善长沉思片刻,说道:“陛下,臣身为大明国公,怎么能不为朝廷着想,恕难从命。”